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3-05-10 00:2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教师培训,对策,中小学,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翟忠民 石建东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日益受到关注。在教师培训中,如何设计培训课程的设计切合实际的培训课程设计目标,是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课程设计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教師培训课程设计存在不接地气、拼盘凑数、交叉重复、操作性不强、反馈不到位等问题。没有对培训课程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调研部分培训教学案例所表现出的问题是对培训课程设计不重视。某些培训教师的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培训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培训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培训课程目标的设计。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实质性问题是: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学员主动性不足、教学方式多样性不够,课程安排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等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培训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培训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有些培训课程设计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培训课程所设计的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2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培训教师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项目负责人应付凑数,培训学校审核机构审核不严等情况;其次,课程设计者教育学专业知识深度不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缺乏研究,导致不能很好地应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其三,课程设计者知识广度不够,在设计中还需应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不够扎实。其四,主体错位,仅仅把培训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被培训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其五,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培训教师只是对培训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的教授,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培训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培训教师没有理解透彻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出培训课程的合理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解决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要设定不同级别的培训目标

因为教师之间的知识、能力各不相同,而且社会阅历、工作环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学习起点和培训需求也就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特征。因此,培训不仅要关注教师整体的提高,还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现实差异。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结合教师在职培训以5为一个培训周期的特点,可以考虑具有5年以内教龄的青年教师参加一级培训,具有510教龄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二级培训,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中老年教师参加三级培训。参加不同级别培训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有着不同的培训需求,因此,培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3.2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设置多层次课程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专业成熟是不可能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培训需求,引导教师有意识地朝着专业成熟方向持续前进,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师在职培训,不仅要强调目前岗位所需的应知应会,更要强调为适应岗位要求的发展或为下一个层次岗位所需而提高。培训不仅要有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还应设有不同层次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才能体现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差异性。同一门课程会出现在不同层次的培训中,但由于培训对象不同,其内容的侧重点、难点都应有所不同,课程目标也应不一样。

3.3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课程类型多元化

为了使培训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灵活性,需要根据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进行全程规划,选择合理的课程类型,力求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既要体现出教师的共性需求,又要考虑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既有选修课程,又有必修课程;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既有工具性课程,又有修养性课程。因此,既要注意培训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要,优选那些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 3.4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课程结构模块化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课程设置应体现出教师的个别化培训需求,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照的维度,培训不能只强调教师的知识、技能,过于注重教师职业生存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面的培训,还应考虑教师专业信念、专业态度的转变以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课程设置要能为教师的多种能力协调发展服务,应建立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作者单位:1.民权县教师进修学校;2.民权县职教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18f40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