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

2022-07-15 14:1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辅导》,欢迎阅读!
作文辅导

作文辅导之——话题作文

编稿:于坤 审稿:李家声 责编:徐冬杰

一、话题作文特点

1、命题的开放性。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2、创新的导向性。

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思维的发散性。

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


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



4、文体的多样性。

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不准这不准那。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从阅卷来看,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



5、行文的自主性。

材料作文(命意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话题 作文则不拘一格。立意自定,考生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标题自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二、话题作文审题误区及原则

(一)审题误区

1、忽视了概念的内涵

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有走题之虞。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显然,这里的“热”是指一种社会现象,但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将“热”理解成“热情”“热心”,甚至写成了“我为


祖国献热血”等。错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



2、忽视了背景语的指向

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文脉的贯通。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读背景语,我们就发现,要求我们谈论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滥施于人”;孔子的“入世”与庄子的“出世”谭嗣同式的“我自横刀”与文天祥式的“隐忍以行”??有的人忽视了背景语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写成“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这一些虽是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对立双方的哲理是不符合命题者意图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463693852458fb760b56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