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预习知识点梳理

2022-09-06 10:0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蒲柳人家》预习知识点梳理》,欢迎阅读!
蒲柳,预习,知识点,梳理,人家



一、作品简介

“蒲柳”指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课文中以“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通过一个六岁儿童何满子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东北农村的深入开展,生动地描述了一批中国农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运河滩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英勇斗争的事迹。



二、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其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点一、字音词义 bāng:方言,敲打。 āza:弄脏。

zhàpéng:秋天原野上翻飞的蓬蒿。

dáo气:临死前急促、断断续续地呼吸。文中指喘息。 到了liǎo儿:到最后,最终。 荣膺yīng:光荣地接受或承当。

wai:①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②厌恶。③无聊。④干一些情侣之间比较亲昵的事,说一些亲昵的话。在北方方言中意思是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

xūntáo: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如坐针毡zhān: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二、主题概述

《蒲柳人家》全篇共12节,课文节选了小说的前两节。本文节选的部分就像一幅幅风俗画,20世纪30年代北运河边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主要表现了何满子的聪明伶俐、顽皮淘气,“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刚正不阿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仗义轻财。作者热情歌颂了这些劳动人民的淳厚朴实。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14段):主要介绍了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何满子以及爱憎分明、溺爱孙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第二部分(第1535段):塑造了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好说大话、讲究排场的爷爷何大学问的形象。




四、思考探究

1.课文的结构有何妙?

开头设置悬念,全篇采用倒叙,文中多用插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设置了悬念。以何满子作为线索人物,串起了有关“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的有关故事。



2.“一丈青大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口苦心甜,宠爱孙子;身强体壮,能干泼辣;直肠直性,爱憎分明;性格豪爽,勤劳善良。

“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3.“何大学问”是一个怎样的的人物形象?

身姿高大、本领高超、仗义轻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绿林英雄。他“身穿长衫,骑一匹光青儿,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支八尺长的大鞭”,“既是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豪爽仗义又好戴“高帽子”。这是一个亦文亦武,可敬可爱又有几分滑稽的人物。



4.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 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5.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4a711a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