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B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04-10 03:22: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B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考试试题,教育学,期末,答案,参考

∶∶∶∶∶∶∶∶∶∶∶∶∶∶∶∶∶∶∶

∶∶∶∶∶∶∶∶∶∶∶∶∶∶



∶∶∶∶∶∶∶∶∶∶∶∶∶∶∶∶∶∶∶













∶∶∶∶∶∶∶∶∶∶∶∶∶∶∶∶∶∶∶∶∶∶∶∶



∶∶∶∶∶∶∶∶∶∶∶∶∶∶∶∶∶∶∶











线

线

∶∶∶∶∶∶∶∶∶∶∶∶∶∶∶∶∶∶∶∶∶∶∶∶∶∶∶∶∶∶∶∶∶∶∶∶∶∶∶∶∶∶∶ 线

∶∶∶∶∶∶∶∶∶∶∶∶∶∶



红河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21学年春季学期思想政治教育(专升本)

教育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卷别: B

考试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日期: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来说,“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述法 C.探究法 D.讨论法

3.张老师在课程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孙很快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了教学的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环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



1 6

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 A.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 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 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 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 我国近代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16. 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的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文纳特卡制 C.道尔顿制 D.贝尔-兰卡斯特制 17. 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

18.某学校开发了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1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 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5c18c2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