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的育儿知识

2022-03-23 03: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相见恨晚的育儿知识》,欢迎阅读!
育儿知识,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的育儿知识

高质量陪伴和关注孩子。

孩子天生就是敏感的小雷达,父母表面上再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如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感受到的东西来得有说服力。

他们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也就是最初的那几年,等慢慢长大了,就开始独立。如果没有在小的时候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长大之后与父母的距离也会有一道或大或小的隔阂。

关于陪伴,有家长觉得在孩子身边就可以了,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

在小宝六个月大的时候,有次我一边抱着他一边在看电视,当时孩子哭了好长一会我才发现,因为我沉浸在电视的剧情中了。 我曾去过朋友家看到他老公带孩子,把小孩放到摇篮里,用脚晃动摇篮,大人靠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玩游戏

我们在孩子身边,可是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却没给孩子留出一个位置。 这算是高质量陪伴吗? 不是。

高质量陪伴应该是和孩子共同处于一个放松、舒适、愉悦的状态中,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假装的陪伴,只是欺骗自己,也伤了孩子。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经对1511名儿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也许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表现,但父母的漠视会让孩子觉得: 原来,我并不那么重要。

这种自以为陪伴的忽视,比打骂孩子更可怕,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可能是一辈子的。

曾经有个读者回忆说:妈妈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动切换到无视她的状态。


跟她说话,不理;给她递东西,不要;向她献殷勤,直接走掉…… 久而久之,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并且伴随着思想极端、爱钻牛角尖、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害怕犯错、懦弱等很负面的性格。

每个人天生都渴望被关注,尤其是孩子。

如果在他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回应他,选择忽视,当次数多了,失望攒够了,他就不再需要你了。

南京一位10岁男孩多次离家出走,原因是「因为爸妈整天只管工作或玩手机,没人理睬他」。

在他眼里,父母甚至不如民警关心他。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每个家长都能重视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爱,不要让工作和手机占据了本该属于孩子的位置。

关于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我分享几点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看着孩子的眼睛,和孩子积极互动

妈妈在给孩子喂食、陪他游戏或者讲故事等情境中,父母应该让眼神落在孩子身上,握住他伸出的小手,回应孩子的话题、及时给点鼓励和微笑,多点互动。 就可以表达出你对他的关爱和在意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安全感。 2、在生活细节中传递爱

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记得,不懂得,也许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言语和关切的眼神就足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意并铭记。

知乎有一个热门话题是:哪个细节,让你觉得你的父母很爱你。建议各位家长也可以看一下,了解一下孩子的心里。

用心陪伴,寻找和孩子一起做的事,一起游戏、唱歌,一起听海浪的声音,甚至是和孩子一起发发呆……你会发现,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幸福就是真实存在可以被感受到的。

3. 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


高质量陪伴,是在生活中发现、尊重孩子本有的兴趣并进行顺势引导,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家长,需要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以恰当的回应,如此才能够帮助孩子真正建立安全感。

儿时父母给予的高质量陪伴,坚定的眼神和深深的爱是孩子日后可以抵抗风雨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984d94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