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白居易之问”

2022-08-26 06: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细思“白居易之问”》,欢迎阅读!
易之,白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细思白居易之问

作者:郭庆晨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17年第10

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初到杭州,白居易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下决心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文章。其时,正值大旱成灾,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以影响鱼、菱生长为由,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 白居易当即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相比哪个重要? 白居易有如此之问,并非平白无故。

这是因为,白居易对治理西湖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他便下决心把兴修水利作为自己任内的第一要务。

当然,白居易没有等待钱塘县县官的回答,而是以实际行动做出回答。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白堤。此堤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湖堤修成后,他又撰写《钱塘湖石纪》,说明筑堤的作用、灌溉方法,告诫后任刺史在使用这条堤时应注意的事项。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确保西湖水面不受侵占,使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

白居易之问,至今也掷地有声。问的底气在调研,问的结果在落实。没有调研,白居易断不能下定治水的决心,更不能去修白堤。深入调研,这是当今一些官员最缺少的武器调研之后的谋划能否落实,更考验着决策者的魄力。少一些盆景式调研,多一点自选路线,少一点听汇报,多一点走转改,真正把精力用在调查研究之中,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调研成果落在人民的心上,这是白居易之问带给今人的啟示。

一千余年来,杭州人民一直把西湖和白居易紧密连在一起,谈到西湖之美,便忘不了白居易治理西湖的功绩。

说来还真有意思。西湖博物馆有这样一段文字:据考证,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白居易修的那条堤,但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体现着人民的情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一个人能够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做好事,人民就会铭记他的。为此,宁肯把本不是他的也记在他的名下。这何尝不是白居易之问带给我们的又一种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1a961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