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隋及初唐诗坛

2022-12-27 04: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概说隋及初唐诗坛》,欢迎阅读!
初唐,概说,诗坛

概说隋及初唐诗坛

先看一下齐梁时期宫廷文学延续到隋代文学的情况。诗歌方面没有什么新的发展,进入隋代的这些诗人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北周或者北齐的一些旧臣,或者是由南朝的北徙而来的。但是,有一些作家作品,比如说虞世基的《出塞》、杨素的《出塞篇》、卢思道的《从军行》等,在内容和风格上可以看作唐代边塞诗的前驱。

唐初诗坛50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多数还是一些应召奉和之作,比如说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是最有名的,当时多有效仿他的一大批的作家。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和“八对”等名目,也成为了后来律诗的一种创作规范。

初唐时期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四杰”。所谓四杰,就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个人——王杨卢骆。卢洛,稍早于王杨,擅长七言歌行。卢照邻的代表作《长安古意》将诗歌由宫廷的表现范围带入到了市井,他的思想内容更接近左思的一些诗歌。骆宾王《在狱咏蝉》是一首比较工整的五律。同时,王杨擅长的作品是五律和五绝,比如说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乐观开朗的情调已经明显地反映出唐代的向上流走的时代精神。杨炯的五律《从军行》是一首气魄宏大的边塞诗。五律的形式到了王杨时期初步定型。歌咏的内容也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他们可以看作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下面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一首诗歌。借用了乐府的一个旧题目,就是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是在乐府诗歌中就有的,并不是张若虚的首创。他写的内容的是由子思


父的离愁,但是开拓了新的意境,把宇宙人生的哲理融合为一。这种情景交融开拓了新的表现方法。

再来看沈宋和律体。沈宋的创作标志着律诗的形式在唐朝的时候已经走向了完全成熟和定型,这是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到这里,我们可以大概地去梳理一下律诗的形式发展线索了。最开始是曹植,诗歌里头偶有律句和律联,然后以沈约为代表的新体诗的诗人群大量的去创造这种律诗的形式,提出了所谓的“四声八病”说。然后庾信,他代表的是南朝诗风的一个小高峰。再往后上官仪那绮错婉媚的“上官体”也是注重律体的,这刚刚说过。之后,四杰的很多作品,也是完全地讲究声律,最后发展到了沈宋,代表着五言律诗到此时期完成了它的整个的成熟过程。

还有一个小的知识点就是所谓文章四友,作为一个名词解释,家把它准备一下。初唐时期最后一个重点是陈子昂。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也就是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复古为口号,强调诗歌必须反映现实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6fda77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