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与兰溪的因缘

2022-07-24 10:3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贯休与兰溪的因缘》,欢迎阅读!
兰溪,因缘



贯休与兰溪的因缘 叶向军

贯休是兰溪历史名人中,最负盛名者之一。然而他云游各地,多次出入故里,时间上较为复杂,在各种文献资料中,似未就此专门叙述。故本人参考中华书局《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以及其他一些较可靠的资料,简单介绍贯休与兰溪的因缘,以飨家乡读者。

贯休又称禅月大师,俗姓姜,字德隐,出生在大和六年(公元832年)的兰溪太平乡登高里(今游埠寺基村)一诗书官宦人家。自幼小就勤学传统文化。其在《古意九首》其二中所写的“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恩。茫茫尘土飞,培壅名利根。我本事蓑笠,幼知天子尊。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不慕需臑类,附势同崩奔。唯寻桃李蹊,去去长者门。 即写幼小时在家的学习生活,以及出家跟和安寺圆贞长老之事。贯休父母因家道中落,上几个小孩夭折,无奈之下,将七岁的爱子送入佛门。当然更是贯休自己的选择,即“幼而颖悟,志慕空门”。

自开成三年到大中元年(公元838-847年)十年间,贯休一直跟随家乡和安寺圆贞长老学佛并学诗。因贯休历经风雨,自幼苦学,加上天赋异禀,阅读《法华经》过目不忘,在熟读佛经的同时与同伴切磋诗芝,诗歌创作能力长进迅速,十五六岁诗名即远近皆知。《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十一中所述:“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即为此段时间发奋学习的生活经历的写照。

大中元年,十六岁的贯休始出兰溪,在婺州(现诸暨)五洩山寺修禅九年(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此时诗名大著。大中九年后,贯休离五洩山寺开始四处云游。几乎每次出游后都会返回家乡逗留并在附近漫游,好像家乡就是一个心灵的港湾,过一段时间便要回归,一经恢复便又出航。

离五洩山寺的贯休首先去的是苏州。次年,二十五岁的贯休从苏州南归故里。之后不久,即南行至缙云并入江西。去江西途中写有《秋尽途中作》称“行行芳草歇,潭岛叶纷纷。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残阳曜极野,黑水浸空坟。那得无乡思,前程入楚云。可见,此时他具有较深的爱乡、思乡之情。

贯休在江西三年,即大中十四年、咸通元年秋冬,二十九岁的贯休再次回乡,并与婺州刺史杨发游赤松山。并写有《和杨使君游赤松山》“为郡三星无一事,龚黄意外扳乔松。日边扬历不争路,云外苔藓须留踪。溪月未落漏滴滴,隼旟已入山重重。扪萝盖输山屐伴,驻旆不见朝霞浓。乳猿剧黠挂险树,露木翠脆生诸峰。初平谢公道非远,黯然物外心相逢。石羊依稀龁瑶草,桃花仿佛开仙宫。终当归补吾君衮,好山好水那相容。此次,在故乡他逗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咸通五年(864)贯休在江西又起思乡之情,有诗曰《登鄱阳寺阁》“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是年秋贯休离开江西洪州经鄱阳返回多年未归的故里,以兰溪和安禅寺为道场,时出游周边名山寺观。先后写有:《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春游凉泉寺》和《游金华山禅院》等。一年多后的咸通七年春,即再游越。


咸通十二年(871)贯休四十岁,回到家乡,与当时睦州刺史冯岩,赤松舒道士和新定桂雍交往甚密,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如《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瀔江秋居作》《野居偶作》《故林偶作》《题兰江言上人院二首》《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寄清泠山道人》、《寄赤松舒道士二首》、《秋怀赤松道士》等等。此次,在家乡附近逗留时间相对较久,乾符二年(公元875年,44岁左右)为避寇去衢州,之后又去江西。

乾符五年(878)47岁的贯休自衢州怀玉山经龙游返回兰溪。在此期间除写有著名的《书石壁禅居屋壁》外,又有《赠信安郑道人》、《送明觉大师兼寄郑山人》、《寄郑道士二首》等等。此次,在家乡直到广明元年(880)夏天才因避黄巢军而离开,去常州和杭州。在此之前,他正在和安寺为信州怀玉山的寺庙创作《十六罗汉图》(完成十幅)。在杭州时,贯休写有《别杜将军》。称“道人召来归”,指和安寺其师召唤回去。故广明二年贯休又经东阳、金华返回兰溪。写有《春末兰溪道中作》以及《经士马中作》等。但春归兰溪,秋又去江西。

贯休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55岁)入秋后从衢州返故里,写有《湖头别墅三首》等。光启三年贯休在婺州作监坛,次年离金华北游。景福二年(公元893年,62岁),贯休可能从边塞回到兰溪。此次如有返乡也很短暂,旋又去杭州,并再未回乡。

另外,贯休也去过兰溪女埠后郑海觉寺,并写有《海觉禅师山院》“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巅世莫知。青草不生行道迹,白云常护坐禅扉。六环金锡飞来后,一派银河泻落时。借问大心能济物,龙门风雹卷天池。”但具体出游时间无考。

南宋末贯休《禅月集》已经少有流传。南宋嘉熙四年( 1240) ,和安寺(更名为兜率禅寺)的住持可璨禅师,从本寺檀越孟湖童氏家族中获得昙域所编《禅月集》(为中国古籍刊本中自刻专集之肇端),为了广其流传,在家乡周伯奋、师保、祖闻、邵陶等人的帮助下,募集众缘,大书刻梓,也是贯休与兰溪未了之缘的继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c0a5497c1cfad6195fa7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