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实践及其借鉴意义分析

2023-04-06 12:2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实践及其借鉴意义分析》,欢迎阅读!
临终关怀,借鉴,意义,实践,民族

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实践及其借鉴意义分析

【摘要】:近年来临终关怀理念受到大力宣导,在欧美、香港和台湾,宗教在临终关怀的应用已经是一件十分普遍的现象。而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藏民族在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充分地践行了佛教的生死观,所以本文通过介绍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实践,旨在为其他族群的临终关怀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藏族 藏传佛教 临终关怀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之一,每个人都需经历人生这样的一个过程。因其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面对这样的自然规律其态度也不同,尤其是对待死亡的态度。而藏民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其生活在素有“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且又受到原始宗教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人民对待死亡的态度十分值得探究,尤其是对待濒临死亡者的临终关怀方式。而且在这样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之下,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已经形成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系统,并且这个临终关怀系统又组成了藏民族文化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藏民族的观念中,死亡和转世之间的中间状态一般称之为“中阴”,事实上,在整个生和死的过程中,中阴都不断出现,而且它是通往解脱或证悟的关键点。从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看,整个中阴的存在可以分成四个持续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生、临终和死亡、死后、转世。也可以称之为四种中阴: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明光中阴、受生的业力中阴。因此,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其实是贯穿生命始终的。本文根据藏族人民临终关怀的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即生前、临终和亡后来介绍藏民族的临终关怀方式。 一、生前对生命态度的豁达

因为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因此有崇尚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加之原始宗教苯教的影响,藏族人民又崇奉“万物有灵”,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分开的,肉体的消亡并不代表着生命的消失,灵魂可以寄附在任何形式的其他物质实体之上,如一草一木、高山湖泊等,西藏的神山圣水的崇拜就来源于此。寄魂的形式在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中有直接的体现,如其《姜岭之战》就描述了寄魂之物的情形: “祸事不仅这一件,提说起来真伤心,我们寄魂的柴木无光泽,寄魂的树木被砍断,各种不同的寄魂鸟,一声不叫全死完,十三只寄魂红野牛,嘴流鲜血呼吸断,寄魂木干枯了,寄魂石裂滚下山。”

因此,在藏族人民看来,死亡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事实。 佛教传入之后,其六道轮回的观念与西藏人民固有的灵魂观念相结合,使藏族人民相信这一世的生死只是轮回中的一部分,从而使藏族人民对来世更加有希望,而加强这一世的修行。也因其万物有灵和生死轮回的文化底蕴,藏族人民对待生命的态度十分豁达,对待死亡亦是十分安详。而且在当今的西藏地区,一些已经跨入老年的藏族人民尤其是已经


不承担家庭生活重任的老年人在进入老年之际就会去寻找当地的上师进行一些临终之际的修行方式的指导,以减轻临终时的痛苦,往生至更好的境界或者超脱轮回。藏族人民这种随时准备死亡的超脱的生命态度尤其值得我们进行临终关怀时借鉴。 二、临终之际的坦然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因此藏族人民对于死亡甚至更加重视。

在寿命即将耗尽之际,藏族病患一般都会选择回到家中或者是熟悉的环境中平静离世,但也有病重无法移动者临终时会在医院度过。在医院度过的临终者其亲人朋友会尽心尽力的陪伴,为其念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在病房内供奉临终者所修的上师的照片或者佛像,使患者观想上师的尊容,平静离世。在病房内度过的临终者,其家属也会将临终者的枕边上师请到临终者的家中,由上师在家中为临终者进行指导。因为在藏族的观念中本人和上师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因此即使临终者在医院,上师在家中也是可以进行临终修行的指导的。

回到家中的临终者,其亲人会把临终者的枕边上师和一些喇嘛请到家中,现场进行死亡的修行,一般所修的都是意识转换的颇瓦法。所谓的颇瓦法是修行者在死亡的那一刻,要把他的意识射出,与佛的智慧心相结合,进入莲花生大师所谓的“不生本觉的虚空中”。[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在死亡的那一刻,其家人和朋友都不能出现在床边,也不能大声哭泣,以免成为临终者的阻碍。

对于临终者而言,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临终者,其在临终之际有其上师的陪伴,并指导临终者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证道脱离肉身,这在世超度之意使临终者心理得到极大的慰藉,不再畏惧死亡,能正确地看待死亡,做到平静而安然地离世。藏民族几乎人人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其信仰的力量致使这个民族的临终关怀也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三、亡后对于亲人的慰藉

“临终关怀就是帮助临终患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和适应”。[郑修霞:《护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所以,临终者去世之后,对于亲人的慰藉也是十分重要的。

藏传佛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会经历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阴状态,所以有条件的家庭会请喇嘛按照《西藏度亡经》的指示来做中阴闻教得度的法事,以使自己亲人的灵魂不会进入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进入极乐世界。为死去的亲人做法事能给家属带来极大的安慰感,但是在西藏其家属也可以为死者做一些其他事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比如在亲人去世之后,家属将死者生前的所遗留的财物全部捐献或者用来布施,以减少死者生前的业报。除此之外,家属也可以为死者修颇瓦法,去寺庙供灯布施,转经、煨桑烟、放生或者为死者念诵六字真言,某些地区还会在山体上绘画白色的天梯,帮助死者灵魂早登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cdd5d5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