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袁枚

2023-02-12 15:0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所见》袁枚》,欢迎阅读!
袁枚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简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农村牧童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性格。全诗语言流畅,明白如话,趣味十足。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他的诗清新明快,和纪晓岚并称为“南袁北纪”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 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 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 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da7d1d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