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2022-04-03 06:0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欢迎阅读!
中秋节,2021

任何保留下来的节日,背后都有一定的含义,人们通过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每年不断重复着,提醒大家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么作为传统的中秋佳节,2021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日呢?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中秋节频道!

1.2021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我们都知道,中秋是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那么对照日历可知,今年是在921日星期二,大家如果有回家的计划,要提前订好车票,注意交通安全,确保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2.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

吃月饼和赏月成了该节日的典型风俗,而且一般还有三天的假期,让人们欢度节日,所以备受关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到了今日,无论人们在多远的地方,如果条件方便,都会回到家人身边一起过节,感受欢聚一堂的热闹氛围。

3.有哪些相关的祝福语

①遥遥千里暂未聚,但邀明月代传情;月圆酒美共相福,满天福祝都送你。

②天涯此时,共一轮明月下,花好月圆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中秋节日快乐!

③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祝您的事业更加成功,从本次月圆时开始,好事不断!

④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⑤举杯仰天遥祝: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 4.各地的活动有哪些

1山西中秋节习俗,山西潞安地区过中秋节时要宴请女婿带爱人及子女上门一起共度良辰;山西永宁地区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恭祀太阴星主;山西大同地区称月饼叫团圆饼,大小在二、三尺左右,且有中秋节守夜之俗。 2陕西中秋节习俗,陕西西乡地区过中秋节时男子要去泛舟登崖,女子则在家筹备佳宴,中秋节家家户户必食西瓜;陕西靖边地区过中秋有吹鼓手走街串户打鼓吹号,走时户主得给赏钱;陕西洛川地区中秋节时家长要率子女携带礼物去老师家拜节。

3、四川中秋节习俗,四川嘉定地区的人们过中秋节时要祭土地神,上演杂剧、声乐等,俗称“看会”,四川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在中秋节还要举行打粑、杀鸭子等娱乐活动;有的人会在中秋节夜晚将桔子挖空,里面点上蜡烛,悬挂在自家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俗称“舞流星香球”。

拜月是中秋中比较古老的传统活动,中秋之日,设立大香案,摆上月饼,苹果,红枣,西瓜,葡萄等祭品,全家依次祭拜月亮,祈求全家团圆,福寿安康。燃灯和赏月也是比较传统的活动,因为中秋之日,月亮离地球最近,此时的月亮最圆而且最亮,所以赏月寓意家庭美满,吉庆。观潮也是中秋的活动之一,此时潮起潮落,所以在江浙一带,钱塘江观潮人很多。猜灯谜也是活动,公共场所挂灯谜,年轻男女猜灯谜,也可以促成成双成对的恋人。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与吃月饼同样重要的事情有赏桂花,饮用桂花酒。此时喝酒赏花吃月饼,吟诗作曲,是很多古代大户人家的中秋重要活动。




5.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安排

①赏月吃月饼:这是最常见的活动了,到了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们围坐在一起,或在阳台或在庭院内,看着天边的明月,一边吃月饼,一边话家常,也是一件十分温馨的事情。 ②吃螃蟹:这期间正值大闸蟹上市,味道十分鲜美,很多人都会准备一大盆,作为节日必备美食,不过不宜吃得太多,要适量。因为属于比较寒的食物,怕对肠胃造成很重的负担。 ③拜月神:通常在黄昏时分,在桌上摆好供品,例如西瓜、葡萄和月饼等,俗话有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是由家中的妇女带着大家朝月亮的方向祭拜,祈祷一家都能团聚、康乐和幸福。

6.优美的节日古诗词推荐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不同民族的中秋习俗

1、广西侗族,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2云南德昂族,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3云南彝族,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4、仡佬族,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8.不同民族特色的中秋节

1、蒙古族,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2藏族,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3、广西侗族,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9.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e30405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