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之行感想

2022-06-03 10:09:5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赵州桥之行感想》,欢迎阅读!
赵州桥,之行,感想

观赵州桥有感

20131124日,我们石铁大11级詹天佑班集体出行,参观了位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在李老师详实的讲解后,大家怀着对赵州桥的无限憧憬和敬仰,完成了此次参观游览活动。我的心情同样激动,并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95------605年),为隋匠李春所造,距今已有1400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单孔跨度最大、保存完整的坦拱圆弧敞肩式石拱桥,被世界公认为“天下第一桥”。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赵州桥的建造过程足以彰显古代伟人的非凡才智,用现代的眼光看也是如此精妙,令人赞叹不已,赵州桥无疑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赵州桥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洨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刷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建桥历经1400年,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613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于199194日赠送了纪念铜碑。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先后数次来赵州桥参观考察,


并写出了《中国石拱桥》一文,阐述了赵州桥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次参观活动不仅增加了我的文化知识,增强了我的专业意识,还增进了我对古代伟人伟物的崇敬之情。这必将化作动力,一直不断地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代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争取能早日行走在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大道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0192d86c175f0e7dd137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