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慕容姓姓氏渊源

2022-07-28 16: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家姓慕容姓姓氏渊源》,欢迎阅读!
百家姓,姓氏,渊源,慕容姓

百家姓慕容姓姓氏渊源

慕容姓《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个渊源:源于汉朝慕容氏,属于以寺庙名称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 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昌黎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期,慕容廆占领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了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氏。东晋到十六国时期,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

据《三国志·鲜卑传》中记载,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自称是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发源于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也在那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1.郡望:


敦煌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即甘肃省敦煌市。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 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2.堂号:

辽东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慕容恪:公元?366年,鲜卑族,字玄恭,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政治家、军事家。

慕容恪是前燕王慕容皝的第四子,慕容恪“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因其母高氏不被宠爱,所以一直不为慕容皝所注意。

慕容隆:公元?397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 慕容隆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慕容垂一生后代很多,诸子当中比较有名的有段后所生的慕容令、慕容宝,但段后在前燕时即被可足浑氏前燕帝慕容俊皇后害死。另一个皇后也姓段,为了区别二人,史书前者称为先段后,将后者称为后段后,后段后生子慕容朗、慕容鉴。慕容垂的一些爱姬生子有慕容麟、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柔、慕容熙等,慕容隆就是其中之一。

慕容三藏:公元544611年待考,燕人。著名隋朝大臣。 慕容三藏的父亲是慕容绍宗,《北史》第五十三卷中有传。

慕容绍宗承袭祖、父而任职于北魏,封索卢侯,任北魏后期权臣尔朱兆的长史,朱兆失败后转投北齐高氏。先后掌管府库、图籍诸事,任青州刺史、御史中丞、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东南道行台为击讨侯景而设、南道行台为抗击西魏王思政设等职。

慕容三藏的后人,史籍中只提到其孙慕容知廉,任唐雍州泾阳县尉。慕容知廉之父是否就是上文中的慕容遐,不好断言,因为慕容遐只是慕容三藏的儿子之一,慕容知廉与慕容遐的关系是父子还是叔侄,现有的材料还不能确定。

慕容延钊:公元908964年,字化龙;山西太原人。著名五代、宋初将领。 慕容延钊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慕容章官至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史。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干练闻声,后汉时他为枢密使郭威的部下。郭威代汉建周后,他被补为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后周世宗继位后,改任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


慕容延钊戎马一生,他善于攻伐,南征北战,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了后周和北宋几次主要的统一战争,并立下显赫战功。

慕容彦超:生卒年待考,五代时后周,曾任兖州今山东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慕容农:公元?398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 慕容农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他与慕容隆一样,是慕容垂的爱姬所生。 慕容翰:公元?344年,鲜卑族,字元邕;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

慕容翰为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慕容廆甚是惊奇,遂委以重任。 慕容楚强

生于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家中五兄弟排行老大,从小聪颖好学,能文善武,刚正不阿,常为人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被誉为“翻天印”。 慕容浩然

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初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30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赤卫军。后因斗争环境极其险恶,被组织送到湘乡县城一家织布厂学织布,并改姓罗。1938年,辞职回到家乡浏阳高田慕家冲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高田乡。常利用自己的织布手艺,走乡串村,秘密从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工作。1945年在平江参加王震领导的南下支队后改名国民革命军湖南抗日救国军。为扩大抗日力量,自告奋勇返回浏阳动员青年参军。途中,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扣留,遭受毒打,始终严守机密。被保释回家后,仍积极设法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部队。不久,被安排到湖北夏陵军政学校学习。后回原部队任侦察员。曾多次深入敌占区侦察情况,参加捣毁伪军驻点,袭击日军辎重车辆等战斗。同年9月,随部北上途中在河南光山县分别与两股拒降的日军展开激战时,左手和右腿先后中弹负伤,遂被留在当地农民家养伤。不久,被国民党军队搜查出逮捕,杀害于光山县郊。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1b40f2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