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随笔: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

2022-04-30 10:3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师随笔: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欢迎阅读!
音乐课,器乐,随笔,进行,教师

小学音乐教师随笔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

随着中小学音乐素养教育的深刻开展,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当前音乐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外音乐教学的情况看,音乐教学中包含器乐训练的内容是很普遍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一些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就有肯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局部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起着很大作用的。我国(器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器乐体验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关键,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呢?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学习乐器

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可以选择哪些乐器呢?可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风琴、竖笛、小型电子琴、铝板琴、等。便于统一课堂内全部乐器的音准,有利于学生获得精确的音高概念。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法,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学习兴趣就会减弱甚至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如学校从统一调门的口风琴或笛子开始,效果就较显著。在有了肯定根底后,再参加其他类乐器的学习,逐渐使乐队的音色得到丰富和开展。如果在学生学好一种乐器的同时,推选进步快的学生再加学第二种乐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程度。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教材


编写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歌曲(快乐颂)(粉刷匠)(多年以前)等。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宜作为学生初期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一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

当有了肯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作问题,即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作正确,音准也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又援助了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练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科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强化了训练密度,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根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简单到达协和、齐整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定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含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开掘培养。对这些同学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还可给予适当的提高,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老师搞好课堂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4b80b5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