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登勃朗峰》教学反思

2022-07-12 07:0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登勃朗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勃朗峰,下册,反思,语文,年级



八年级语文下册《登勃朗峰》教学反思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旅游我们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足不出户,我们照样可以知天下事,赏人间景。因为有文字可以带着我们去旅行,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始终要有一个在路上。

《登勃朗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新增课文,属于第五单元游记散文中的一篇。本单元记叙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所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要能够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根据单元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步骤,研学部分主要是:整体感知,理清游踪;品读课文,赏山中奇景;细读课文,遇奇人奇事三个部分。

课后反思如下:

可取之处: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且易于落实,具有可操作性,三个教学目标逐层深入,学生的课堂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目标明确,做到了有的放矢。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小而精。

2. 预习检测环节以试题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愿意挑战,展示自我。并且把易错的字音、字形板书在黑板






上,学生们印象深刻。

3. 整体感知,理清游踪的环节,以山的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就把学生吸引了,然后学生通过读课文,划出旅游地点,整理线索,确定游踪,把代表地点的小红旗插在山中相应的位置上。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本课教学重难点突出,主要让学生掌握写景的角度,学习写景的方法。所以,在“品读课文,赏山中奇景”这一环节,设计了微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质疑、答疑等活动,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刚开始,学生有些迷茫,进过提示,引导,讨论,交流,孩子们渐入佳境,课堂气氛活跃。

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1. 学生课前的预习不是很充分,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不完全到位,所以预习反馈很重要。

2. 由于时间限制,课堂前松后紧,对山中奇人奇事的赏析不太充分。

3. 马克•吐温的语言幽默很有特色,本课时对作者的语言品析设计较少,可以推荐学生课下阅读马克•吐温的相关作品,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6f563f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