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2-05-14 09:4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欢迎阅读!
密切,日常,感受,数学,联系



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摘要】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入生活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实际;联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教学“10内各数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一节数学就在身边的活动课,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出数字来,让他们讲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家里有几个人?自己几岁了……学生在完成这些生活熟悉的题目,兴致特别高,争着回答,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创设一个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自己都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学生个个兴趣十足,非常投入。不仅学得快,记得牢,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低年级引入统计内容,本身就是考虑到孩子们身边也有统计。因此,统计内容越生活化,学生越容易接受。这一节通过情境设计,使抽象的统计图表生活化,情趣化,使学生乐于接受。



二、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问题转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自己探索来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买花一节,教师在教室后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百合每枝3元,康乃馨每枝4元,菊花每枝2元。假如老师有十元钱,想买一束花,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吗?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乐于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设计出不同的买花方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诱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 意识。又如在讲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今年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可小明满8岁时只过了两个生日,为什么?想弄明白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这一问题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这时把新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广泛地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才能真正做到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融入生活。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学好还不够,还应在学好学活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在教学左右后,先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出左右,然后组织学生到楼梯、马路上走一走,使他们获得直接体验,将日常经验升华为数学经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提高了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又养成了学生过马路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又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自己到商店买牛奶,可不知道买哪种牛奶合算,你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帮老师的忙吗?有两种牛奶要降价:A种每箱20元,现在售价18元。B种每箱30元,现在售价27.5元,哪种牛奶优惠价高?学生通过探索、讨论、交流、验证,终于得出结论:A种优惠价格高。



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激发了学习热情。



四、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时安排有关内容让学生搞小调查,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认识钟表,学生天天起床、吃饭、上学,时间与他们关系密切。教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注意观察自己一天内起床、吃饭、上学、回家、睡觉等的时间,并画出来。教学新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画的在小组内交流,启发学生是怎样认识钟表的,然后讲授新课,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教学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周末,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帮父母买东西,并记下买的物品名称,都花了哪些钱,看谁记得准。新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认识人民币的,然后出示人民币,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最后进行相应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又一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积极运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让他们享受创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87e71e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