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智慧

2022-04-13 17:5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的智慧》,欢迎阅读!
人类,智慧

人类的智慧



根据佩尔·瓦斯特贝会长的开会宣言,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在此开幕,至此开幕之际,我作为国际笔会日本分会的会长,在这里代表全体会员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此我向各位漂洋过海远道而来参加本次东京大会的作家们以及那些随行而来的朋友们,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适逢微风吹拂的五月,正好是日本列岛最凉爽,阳光最明媚的季节。现在召开的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在未来六天内,将在这里陆续召开多次会议,我衷心地希望在本次大会中,大家能积极展开有意义的,强有力的讨论,使本次大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回顾历史,从192110月,响应英国女作家C.A.D斯科特的提倡而成立的文学工作者的组织“国际笔会”,已经走过了63年的光辉历史了。

笔会创立四十周年后,日本笔会成立,并作为国际笔会的一员参与进来,不知不觉中日本笔会也已经走过了约半个世纪的岁月。

1957年在川端康成会长的主持下,在东京-京都召开了第二十九届国际笔会。那次的议题是“东西文学的相互影响”。当时的媒体评论说:“东西的冷战”这个词因此被广泛使用开来。在那样的国际形势下,大会上大家关于文学家的职责和使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次会议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在那之后过了二十年,本次大会的开幕也暂告一段落。时代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北问题,民族问题和经济摩擦都是很大的讨论课题。但是日本作为国际笔会的一员,超越政治经济的不同立场,致力于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召集全世界文学家们来共同探讨人类的未来,我们坚信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本次东京大会的主题是“核状况下的文学——我们为何而写”。不用说也知道,这个时代和过去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人类拥有了核。核是人类从自己手中制造产生的科学文明的产物,一方面它在未来对人类的贡献无可限量,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超越政治,超越经济,可以左右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的命运的力量的象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这个拥有核的时代,可以被称为“核状况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只能是“核状况下的文学 现在的话题,已经不但是什么能源的利用,废止核武器之类的政治经济话题了。也就是说核问题已经不仅是国家间的问题了,我们应该意识到,它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是无法回避的“未来课题”。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我们文学工作者和作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的新闻工作者们,现在应该是认真的思考人们应有的状态,真诚的讨论现在的社会和人类的未来了。正是这种交流,才能加深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间的合作与友好。“核状况下的文学这才是生活在现代的文学工作者们首先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最应该和朋友们认真讨论的重要主题。

本世纪最大的问题,如刚才所述,人类掌握和核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类的智慧中明朗的一面。经历了多次战争的灾害的人们,现在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终于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想法,除此之外在没有别的了。

——追求个人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人不幸福的话,自己又怎么能幸福呢? ——只追求自己的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其他的国家不和平不繁荣的话,自己的国家又怎么能和平与繁荣呢?

现在终于,地球上的人们,大家都有了这样的共识,抛开杂念,扪心自问,有谁能反驳这个公生存共荣辱的哲学观呢?

当人类终于明白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了。然而,总之,现在世界上的人们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但问题是,虽然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在什


么时候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它呢?现在地球上战火仍延绵不绝,人们连接不断地遭遇不幸。但是,这个人类终于懂得的真理,总有一天必然会以某种方式实现的。 再回到原来的话题。

——追求个人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人不幸福的话,自己又怎么能幸福呢? ——只追求自己的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其他的国家不和平不繁荣的话,自己的国家又怎么能和平与繁荣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世界上的作家们必须承担很大的责任。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能够打动全世界人们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本次东京大会被寄予是一个自由的,开明的讨论场所。当想到接下来即将召开“东西文学的关系——现在世界下的日本文学“作家与人权”文学与电影”等等分科会议,就觉得日本五月的阳光格外灿烂。

最后请允许我井上靖作为一名作家来进行发言。作为核状况下的一名文学家,我最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孟子》上记载的二千八百多年前召开的葵丘会议非常感兴趣。

葵丘是位于中国河南省黄河河畔的一个山岗的名字。公元前651年,黄河流域附近五个国家的执政者,在葵丘聚集,就黄河问题召开了会议。会议的内容,是五个国家达成了共识:任何国家都不能破坏黄河的堤坝,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改建堤坝。出席会议的人在祭坛前发誓,绝不会把黄河水当做兵器来使用。

在当时,想这样缔结盟约的时候,通常会用动物做活供品,并和它们的血。但当时,并没有采取这种严肃的盟约形式,只是在祭坛上,各自放上一枚写着名字的纸片。 不用说也知道,据说黄河在过去三千年中,有两千年是泛滥的,两千年间曾经泛滥过三千次。有的时代有黄河泛滥的记录,没有记录的时代也有,我们现在已无法准确地知道。黄河的治理者,连天下都能治理,但黄河在很长的时间里被称为是伤害人类的河流。这种对黄河持否定的态度,直到中国解放以后修建了大型的治水工程后才消失。

我们很难明白,这样的一条河流,在至今二千八百年前的葵丘会议召开的当时,到底有着怎样的力量。利用黄河水,把黄河周边的国家淹没它一两个,恐怕也算不上什么。正因为是那样一个时代,经过五百年的混乱和争霸,这项盟约也始终没有被破坏,这终究只是人类的智慧而已。 去年十二月,我访问了距河南古都开封往东一百公里远的小村落——葵丘。那是一个被桐树林包围的很美丽的小山岗。我之所以去葵丘,自不用说,是为了向二千八百年前的会议表示敬意。

通过这件远古的事件,使我相信人类,相信人类所创造的历史。这是我作为一名文学家的立场。

大家听我讲了这么长时间,我在此深表谢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b3d61eb7360b4c2e3f64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