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水镇说潘安

2022-04-27 00: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潘安水镇说潘安》,欢迎阅读!
潘安

潘安水镇说潘安

周耀泉

潘安水镇,又称潘安古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潘安湖湿地风景区内,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在原有的采煤塌陷地之上建设而成。前段时间热播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那个达康书记的最大政绩——即开发的塌陷湖,素材就是来自潘安湖;而编剧周梅森,不仅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而且就是电视剧里股权被卖掉的倒霉的大风公司的工人们的原型。

正如每个名字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故事一样。听到“潘安”两个字必然让人想起古代第一美男子,貌若天仙的潘安。潘安,唇红齿白,柔美多愁,清秀文才,风流倜傥,成为了男性美的符号。《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描述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而另一个男子叫左太冲的“绝丑,亦复效安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所以潘安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成了焦点人物,“粉丝”众多,被追星族纷纷围堵“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安传颂至今,不仅是因为美男子,潘安还很有才华,文学作品中常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而《滕王阁序》更是“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来形容潘安与陆机,是魏晋第一流的文学家。潘安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潘安亦是西晋著名文学、政治团体“金谷园二十四友”之首,是西晋文学的代表。

还有潘安有至情。至情说的是潘安对妻子,潘安自己在《怀旧赋》中这样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后来杨氏早亡,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被历代推为第一。李商隐曾讲“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也铸就了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潘


安的小名叫“檀郎”、“檀奴”,“檀郎”、“檀奴”遂成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

潘安至孝,说的是对自己的母亲,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专门记载有潘安辞官奉母的故事,说晋武帝时潘安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安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有诗称赞潘安: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可是不管怎么说,潘安是河南中牟人啊,虽然出生在西晋时期的247年,时间久远,但历史记载是明确的啊!河南中牟的潘安和江苏徐州的湖有毛关系吗?是不是又是一个傍古代名人的故事啊?是不是又是为了提高旅游知名度,而拉大皮作虎皮的一种文化炒作啊?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于2017715日出发奔向徐州,正是“一路风雨挡不住,轻车要过十道关。”当天早晨,青岛是时有时无的稀雨,一路上雨越下越大,车被挡在了高速路口,被告知前方发生特大交通故事,无奈只好走国道前行,但心有不甘的司机三番四次想上高速,都被路政人员无情地拒绝了。而雨却越下越大,开始疏疏落落的小雨,慢慢地变成了哗哗啦啦的中雨,然后又变成瓢泼大雨,最后演变成了倾盆暴雨了,老天爷就直接往下倒水了。但司机师傅的确车技高超,虽然车道不仅狭窄,路况也不好,而且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暴雨如注视线不是十分好,雨刮器在快速刮擦的情况下,一路不减速。前面是佛挡杀佛,魔挡杀魔,反正眼前不能有车,只要有车必须超越。可气的本来走在一条较近的路上,但突然出现了几个大石墩,挡住车辆前行的道路。面对这几十吨重的大石墩,司机师傅却也无可奈何了,看样子虽然车技好,但也只有在路面了转圈的本领,没有飞越石墩的特技。司机嘴上不停地咒骂着,手上只好打方向盘,掉头绕道而行,这样终于在下午5时多赶到了徐州。此时雨也基本上停了,导游上车后,接着先游玩了云龙湖,原来这个湖游人行走的路是建在水面以下一二米、二三米的,导游说如果你们按照正常时间下午赶到的


话,路上排水不畅,游客只好在齐腰深的路上行走,而现在只有一些水渍了,所以晚到也不一定不好啊。

第二天,天空已经基本上放晴了,我们就来到了潘安湖内的潘安水镇。绕行潘安湖,跨越一座石拱桥至北岸,远远看到湖中有一片民居群,在氤氲的水汽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这,就是潘安水镇了。 水镇中心是气势宏伟的大戏台,上下两层,青砖灰瓦,飞檐吊脚,栗色雕花大门古朴厚重,我们刚到时正好有一位女青衣在引吭高歌,为戏台“烙印”了传统文化的标志符号。古戏台背后是一潭碧水,也是古镇的“心”,从这里伸展出三条水系,如同水镇的“动脉”,与潘安湖相通,将水镇所有的水涌动成“活水”,为水镇增加了几分与自然契合的朴素秀气。

潘安水镇再现徐州传统建筑风格,全木结构,布局错落有致,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所有街道为旧青石板铺装,蜿蜒曲折,曲径通幽。 内外湖驳岸亲水平台、曲折长廊增加了几分与自然契合的朴素秀气。虽然是现代改造而成,但建筑还是使用古老的施工工艺,木雕石刻,砖瓦石均为收购老砖老瓦。青石小巷,青砖黛瓦,百年古树,处处彰显古镇古色古香厚重的历史风貌。

原来,潘安湖的确与潘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传,公元291年,45岁的潘安游至山东,正巧好友石崇监管徐州军事,驻镇下邳。于是潘安再至徐州访友。在此期间,潘安畅游徐州山水,尤慕铜北(现潘安湖)一带的屯军寺和皇姑墓之名胜,遂流连于此,筑一草庵临屯头湖而居。 一日,潘安独自一人漫步田间,望见一大群村民抬着龙王塑像在烈日暴晒下祈雨。潘安本性善良,在他的资助下,为村民打了3口义井,乡亲的饮水之困得以解除,临湖而住的草庵也得名“潘家庵”。潘安返回河南中牟后,屯头湖当地的百姓为纪念潘安,便将屯头湖更名潘安湖,临湖结庵之处形成潘安村。

如今,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徐州人在原有的采煤塌陷地之上,历时两年有余,创造伟业,旧貌换新颜,绽放奇葩,终成潘安湖湿地公园。“北有潘安,南有西溪”,值得点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c7976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