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读易读错的中国地名

2023-04-19 05:0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难读易读错的中国地名》,欢迎阅读!
地名,中国,易读错

难读易读错的中国地名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在我国的地名中有着许多易读错和难读的地名。像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主要还是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浙江的丽水(Lí)被误读成丽(Lì)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

安徽的亳 (B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被误读成监(Jiān); 河南的浚县(Xùn)被误读成浚(Jùn);

湖南的耒阳(Lěi)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郴州(Chēn)被误读成彬(Bīn);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被误读成卓(Zhuó);

”的原则,例如: 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地名专用字,需要坚持的是”名从主人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 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长子县,正确读音是Zhǎng(掌);


山东莘(Shēn)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上海有个莘庄(Xīn)

江西铅山(Yán),误读率很高,”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 还有很多难读的地名,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字根本就没见过,望字猜音,跟着感觉走:

山西的隰县(Xí),山东的莒县(Jǔ),茌(Chí)平,河北的井陉(Xíng),蠡县(Lǐ),四川的郫县(Pí),珙县(Gǒng),犍为(Qián),安徽的黟县(Yī),枞阳(Zōng),湖北的郧县(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县(Yín),江苏的盱眙(XūYí需宜),邗江(Hán),邳州(Pī),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bàn,方言指“烂泥”,江西萍乡市的源湴乡以地处山间多烂泥田得名; luó,瑶语指“茅草”,湖南洞口县溪瑶族乡的名称起源,相传是明代有瑶族在溪边盖茅草屋定居。

还有特定含义的自造字。例如:氵鵣chí,用于浙江永嘉县五氵鵣乡,相传猎人在此发现水边有五只美丽的水鸟鸂鶒(xī chì),后人为此地取名五”氵鵣”――因“鸂鶒”二字书写复杂,每字取一部分组合而成;石太tài,广东英德市民间用以指称一边高一边低的石山,高处称上石太,下石太镇座落低的一边,故名。曾深入探索我国古代地名学理论并颇有建树的金祖孟先生谈到:“中国最古的地名,往往同一字包括专名、通名两部,如“嵩”字,上半“山”字为通名,下半“高”字为专名;“汾”字,左旁“水”为通名,右旁“分”字为专名;“郿”字,左旁“眉”字为专名,右旁“邑”字为通名。此外,如岐、岢、岱、崤、岷、崞、峄诸山名,汝、江、汶、沁、沂、沅、河、泌、沭、泗、洛、洙、洧、浙、淮、淝、济、淄、渭、湘、汉诸水名,邠、邢、邲、邳、邰、邽、郫、郢、郓、郑诸地域名,都是古代地名。这种古地名的产生,不仅是“用字命名”,而且是“造字命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ee16e0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