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 任何领域都适用的成功法则

2022-05-06 10:2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万小时定律 任何领域都适用的成功法则》,欢迎阅读!
定律,法则,适用,任何,领域

我们都听过这个说法:熟能生巧。如今,一项来自顶级社会学家的最新科研结果为这句千年古话加上了新的注解: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

畅销书作家Macolm Gladwell的最新著作最近在保守党内广为传阅,他在书中表明,在你选择的领域中若想达到顶级的成就,也许得付出超过十年的时间。

Macolm Gladwell还在他的著作中援引了许多顶级运动员的例子如鲍里斯贝克尔(前世界排名第一职业网球选手)强尼威尔金森(英格兰橄榄球联盟顶级球员)老虎伍兹(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和威廉姆斯姐妹俩(世界顶级网球选手姐妹花),因为他们无一例外都从幼时开始练习,为这些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

10000个小时定律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几乎在任何领域都适用。Gladwell在《纽约客》杂志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说道。“若你没有投入超过10000小时的练习,是无法成为象棋大师的”167岁时在温布尔登展露头角的网球神童鲍里斯贝克尔其实从6岁就开始网球练习。15岁在卡耐基音乐厅初次登台的古典音乐家其实在4岁就开始练小提琴。”他补充道。 然而,据Gladwell认为,能力,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敬业度,运气,毅力甚至出生时间都会影响到成功。正如甲壳虫乐队在60年代流行文化爆发之际出名一样,比尔盖茨在1968年上学时接触到的ASR-33型电报机也让这个曾经害羞的小男孩变成了日后的世界首富。 “没有任何人——无论是摇滚明星,职业运动员,软件亿万富翁,甚至是天才——能逃离这个规律,Gladwell在书中写道。 随着2000年的著作《引爆点》的出版,Gladwell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该书描述的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如何引发社会变动的。他的新书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与生俱来”的成功者。相反的,是多年在同一专业领域不懈的努力造就了这些比同辈更成功的人。 他认为英国在奥林匹克上取得的成绩,归根结底是由于天赋的能力加上长期不懈的勤奋。国短距离自行车手维多利亚·彭德尔顿08年在北京奥运光荣摘金,但她4年前却在雅典奥运遭遇到了惨败。她在27岁的时候终于折桂,而她的荣誉是经过了每天4小时,每周6的训练得来的。 丽贝卡·阿丁顿,这位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了两块金牌的游泳冠军自从12岁起就开始训练,估计训练的时间不少于8840个小时。她的教练比尔·福尼斯说道,“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身上那种愿意吃苦,愿意牺牲的精神使得她出类拔萃。

这样的勤奋在音乐家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34岁的世界顶级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罗夫。

他出生在西伯利亚,4岁的时候接触到第一把小提琴,从此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然而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文格罗夫说,“我的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f494f94693daef5ef73d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