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出师表》优秀教案范例

2022-11-06 08:0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出师表》优秀教案范例》,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出师表,范例,语文,初中

初中语文《出师表》优秀教案范例

一、试题回顾 二、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图中展示的事件是什么呢?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三气周瑜。 那么这些事件都与谁有关呢?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有杰出的军事谋略,而且其文章更是文采斐然。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出师表》。(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文言生词。(学生借助工具书,同桌交流。) 明确: 诚:实在。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条科。 遗:给予。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2.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按内容首先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后来,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三)深入研读

1.默读课文,思考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 明确:三条,分别是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贤远佞。 2.小组讨论,诸葛亮是如何论证其重要性的?

明确:首先,诸葛亮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结合分析了当今天下三分、蜀国危急存亡的局势,论证了开张圣听的重要性;

其次,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对于作奸犯科者和忠善者应赏罚分明;

最后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道出了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是忠良之臣,对比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论证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3.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诸葛亮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知恩图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巩固提高

假如你是诸葛亮,你还会向刘禅提出哪些治国建议?

明确:禁止王宗贵族和朝中大臣滥用征占用百姓的土地;给予战士家属以粮食和金钱的补贴,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等。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课后搜集诸葛亮北伐相关资料,思考诸葛亮此举北伐是否正确,写下你的观点,下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诚、引喻失义、作奸犯科、遗、卑鄙”等重点文言词汇及全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的方式,了解作者的治国观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高尚品质,体会朴实语言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我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诚、引喻失义、陟罚臧否、遗、卑鄙”等重点文言词汇及全文大意;了解作者的治国观点。难点是感受作者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高尚品质,体会朴实语言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是如何分析本文的结构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表明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1182ac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