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2023-05-07 03:4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欢迎阅读!
成本法,作业,加强,应用,研究

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作者:仲崇英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12



仲崇英

(淮安市清元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1

要:作业成本法较之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更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79-02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仲崇英(1975-),女,汉族,江苏沭阳人,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12年,财政部起草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指出:企业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将企业现有的设备、人力、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未来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趋势,并鼓励企业适当引进作业成本法。然而,我国目前的企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直接人工和材料成本占较大比重,间接费用成本所占比重较小,企业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因此,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大范围实施尚存在众多阻碍,如何加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从企业的领导到各级员工都必须对作业成本法有足够的认识。部分企业的领导层由于缺乏对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具体风险和措施的认识,因此不愿意承担作业成本法应用所带来的风险。财务工作者虽然对作业成本法有所了解,但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作业成本法的精髓,认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其具体的实施过程又十分繁琐,耗时耗力,成本核算结果又不具备充分的优势。

(二)作业的定义以及作业动因的选择难以确定

作业成本法引入我国时间不久,存在着经验与技术不足、企业内部利益矛盾突出等问题,从而在作业的划分、成本动因的选择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成本信息的不真实。此外,企业在确定作业定义的时候,需要建立在对大量基础数据掌握的基础上,这些基础工作繁杂,难度也不小。当数据的统计影响到采集人员的利益时,导致相关人员的不配合。过大的数据收


集量或者新的数据收集系统难以操作时,都会出现抵制数据收集工作的情况。此外,由于成本动因隐藏在千差万别的作业背后,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成本动因难以确定。

(三)企业结构和管理水平的落后

我国目前的企业结构类型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这样企业结构的成本费用中,人工和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间接成本费用所占份额比较小,作业成本法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生产管理水平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以产品为中心,生产工艺粗放,管理模式的目标不明确,对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后期的维护不够重视,导致企业中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很多企业还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制约了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和应用。

(四)作业成本法投入高风险大

作业成本法自身也存在着缺陷,如成本大、风险高等。在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前,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前期准备成本、对原有成本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对财会人员培训的成本以及作业成本法实施增加财会人员的成本,这些成本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作业成本法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也缺乏客观的计量依据。对企业而言,不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效益,与成本原效益的原则不符合。

三、企业加强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全员工参与作业成本法的意识

首先,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作业成本法精髓和实质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作业成本法在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以及它在分担成本时的科学、理智的态度。其次,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涉及到成本动因的确定以及作业分解和作业区流程分析、重组和改进。因此,需要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的参与,企业必须要形成全员参与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最后,要取得企业决策层认可和大力支持,尤其是企业最高层领导的远见卓识,自上而下消除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人为因素的阻碍,从而促使成本的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山东东阿阿胶集团为例,管理层认为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公司的管理,尤其是公司决策层对当前的成本核算方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准确度感到不满意,在认识到作业成本法可以大大提高公司成本信息的准确度,而且通过对作业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成本的根本原因,解决影响企业成本的实质问题以后,为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作业成本法学习的活动,管理层以及各个部门员工认识到了企业的自动化、高科技含量的装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已经使企业具备了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理论基础。

(二)确定作业及成本动因

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的基本单位,作业成本库的建立也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首先,要对作业进行鉴别,以区分出哪些属于重要作业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哪些作业不需要进一步细分,甚至可以将其合并到其他的作业当中去。其次,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隐藏在不同的作业之后,因此确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流程,从产品入手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及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等方面入手,寻找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以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业成本库就是根据各个车间的业务流程来确定的,根据流程划分为:样板制作、备料、运输、生产准备、熔炼、压力加工、车间管理等作业,并根据作业之间的相关性、计量成本、行为结果来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将成本进一步追踪到作业中心。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将与供应商的接触次数定为供应商选择作业的成本动因,决策层减少与供应商的接触次数,从而减少采购环节作业成本的发生。




(三)改善企业的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企业的会计和成本核算向自动化、电算化方向发展,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控,以建立适合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部环境。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积极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断吸引资本,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许继电气、上电电气和忻通机械等企业为了配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获得了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完整、准确的成本信息,降低了成本费用、提高了管理水平。

(四)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逐步全面实施

首先,在作业成本法实施之前,要对企业进行成本效益的测试,防止出现企业不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而盲目实施的情况。其次,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内的推行可以由点到面,逐步进行。从单个部门开始逐步实施在整个企业,并根据实施的实时情况对其进度进行调整,合理规划。由易到难,先在易于接受的部门实施,然后逐步推广。此外,还要对作业库以及对应成本动因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合理制定目标,及时对成果进行总结。以众品食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积极吸取国内外企业的经验,又能结合自己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产品的产销环境,从企业的生产车间开始到服务部门逐渐推广,并不断对作业成本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在适合的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法,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反过来也不断推进企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造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人文环境,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以期成本作业法的作用能够在企业中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高萍.论作业成本法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

场,201414

(责任编辑:陈丽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39b218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