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阅读

2022-06-01 05:5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古文阅读》,欢迎阅读!
古文,阅读

小古文阅读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 ,是 设果;儿应( )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 “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 从文中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 的知音,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诲: 惟: 援: 俱:

“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


之善弈者也意思是 ,惟弈秋之为听是指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 ;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回答问题

那你知道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去人近 及日中 为汝 多知 “为”是多音字,文中的“为”如:此不为读( )孰为读(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一儿认为原因是

3科学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

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 射大地中午太阳 大地

五、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它是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 原因是(文中原话)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七、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渴,欲得饮, 邓林是指 2、夸父追日象征着 八、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5ccf953c1ec5da51e270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