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

2022-07-12 04:01: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鲁迅》,欢迎阅读!
鲁迅,关于

关于鲁迅

一、人物介绍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人称“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他写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二、弃医从文原因

1904年八月,往仙台入医科专门学校。时正值日俄战争,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日本同学纷纷欢呼,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唤醒国人的灵魂比救治身体更重要。于是,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三、鲁迅作品

著有《坟》、《热风》、《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小说史


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野草》中的散文则是鲁迅将内在的苦闷,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

鲁迅敢于打破现实的和传统的禁忌,直言不讳地撕破统治者的道具和遮羞布,把血淋淋的现实揭示出来,虽然这有时显得很残忍,但这总比让人麻醉而沉沦要好得多。就《狂人日记》而言,狂人从历史的文字中看到的是“吃人”二字。在历史的风云人物中,他们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都是以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为代价的,中国的儒家学说发展到最后也是以消灭人性而达到极致。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都把人当成一个个牲口而戗灭。二十四孝图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灭绝人性的画卷。鲁迅看透了这一切,他从不标榜作为导师和方向,带给我们的是思考,这思考是紧紧围绕人性的,孔乙己,祥林嫂,这些底层人物悲惨的命运无不凝聚着他深刻的同情和关怀。

《华盖集》及其续编,是鲁迅先生极其猛烈的社会战斗的记录,所表现的思想和感情都很健康,这是说他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野草》则更多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矛盾的交战和痛苦的叫声,其中好几篇作品,无论在思想上在感情上都是个人主义的,而且阴暗的,有虚无感的,悲观而绝望的。这种虚无和绝望的感情,同时又被鲁迅先生自己在否定着,他同自己的虚无和绝望斗争,是个人主义本身的矛盾。《野草》中所呈现的鲁迅这一面是有待否定的,是鲁迅对自己旧思想和旧感情的咀嚼。鲁迅同时写作的两种文体有了新旧之分,杂文代表着他的主流方向,代表着他的未来的选择,而《野草》则代表着他思想的转折时期,与他即将否定的思想与感情相关的写作。

四、人物影响

鲁迅研究横亘整个20世纪,鲁迅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鲁迅学。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督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6449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