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主辅分离的战略思考

2022-12-15 10:0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企业主辅分离的战略思考》,欢迎阅读!
企业主,分离,思考,战略,关于



关于企业主辅分离的战略思考

随着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今已发展到了深层阶段,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的主辅分离工作中存在着辅业企业依赖主业、法人自治自律性较差、产权不清晰、人力资源管理困惑等现象。本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标签:国有大中型企业 主辅分离 战略思考

为了使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新的市场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国国家经贸委等八个部门在2002年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该文件对实行主辅分离工作的主要精神进行了阐述,是国有和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纲领性指导文件。随着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今已发展到了深层阶段,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的主辅分离工作中存在着辅业企业依赖主业、法人自治自律性较差、产权不清晰、人力资源管理困惑等现象。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国有企业形成了小而全大而全的不合理组织结构和自我服务体系,缺乏专业化分工,没有发挥社会化、专业化的特点,具有效率低、管理不善、人员过多、机构臃肿、缺少规模效益的特征,对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主辅分离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有部分行业企业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辅分离工作的分离不彻底,措施不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产业集中程度低、企业技术水平低;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市场经验;经营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造,内在活力没有得到激发。这些问题都对主、辅企业的发展、改革、创新产生了阻碍。分离后企业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制和产权关系的复杂使分离企业的隶属关系和劳动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改革形势,使主业所承担的负担责任和经营风险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必然性

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是指国有企业利用关闭破产资产、闲置资产、非主业资产的有效资产进行改制,创办自负盈亏、独立核算、面向市场的法人经济实体,使国有企业精干主业、盘活资产,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提升企业竞争力可以使企业自身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带动其他相关中小产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经济可以快速、平稳的前进。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企业尽早的进行主辅分离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反之则会处于被动地位,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改进战略






1.建立规范的辅业企业产权战略。使产权实现规范化需要对分离后的辅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化转变,使辅业企业能够独立运作发展。进行这样的转变需要对产权关系进行明确,从根本上对劳动关系和隶属关系、党团关系分离、社会保险关系等问题进行解决,实行属地化管理,做好分离后辅业企业的社会化对接工作,使主辅关系得到彻底的转变。



2.建立规范的辅业法人自治战略。分离后的辅业企业需要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体系,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利机构。新企业的权利使用须由股权决定,董事会、股权的设置中,出资人的出资限额和资格对企业法人自理体系和权利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要在政策和法规范围内尽可能对大多数职工的意愿进行照顾。同时主企业可以向辅业新企业推荐较好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好坏决定着新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致富之路。建立以资产关系为纽带的公司管理方式,通过法人自理的体系进行辅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将过去的行政管理方法进行转变,使辅业企业能够建立规范的独立法人自理体系,成为真正的法人自治自律的企业,向市场化发展。



3.建立辅业人才的规划战略。进行人才规划设计是要对现有职工的权益和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使职工的利益在改革中得到保障,得到职工的支持和认可,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是一个共同体,是主辅分离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按照辅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改变用人机制,面向社会进行特殊技能人才的招录,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急需的人才,促进管理的改革和技术的创新。对不适应企业发展规划的职工实行退出机制,确保职工队伍的新老接替和稳定发展,提高职工的素质。



4.建立辅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主辅分离后辅业新企业的经营方向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要在总体设计中将资产质量较好,能够为社会和本企业进行服务,具有一定生存能力,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层,有改革愿望职工的辅企业作为重点重整对象,对主业和辅业的发展定位进行明确,对组织结构和经营业务进行整合,使主业精干化,辅业社会化、专业化得到实现。进行战略定位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界定,选择正确的服务和核心产品,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



四、讨论

主辅分离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要将主业进行做大做强,对辅业进行改制分流,使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畅通的现代产权制度得以实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分配制度和劳动制度进行改革,使主业突出,将辅业搞活,以辅业改制促进主业的改革发展,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冯云廷.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市场关系再造[J].改革与战略,200901.






[2]吕秋菊.对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认识和思考[J].山西焦煤科技200902.



[3]石社平.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与改制分流的难点及对策[J].湖湘论坛,200903.



[4]霍玉生.关于企业主辅分离面临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7a1ad2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