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光: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022-12-11 07:2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崇光: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欢迎阅读!
崇光,栋梁之才,勤于,勇于,善于

李崇光: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年学习表彰奖励大会。首先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今年的表彰会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出强调学习方法。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下面我想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这也是我和在座的老师们对全校同学的几点希望。 第一,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大家要尽快从中学的应试观念中转变过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处理好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关系。死记硬背不是好的方法,但有些知识的掌握第一步还必须依靠记忆,比如一些科学定理、外语单词、诗词作品等等,只有先记下来,才能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这种方法是通过反复记忆、反复思考、反复应用才能到达的,科学的学习境界。 但是对于掌握知识来讲,只会死记硬背那是死路一条!开学的第一天我听了一位英语师的课,他举例有人的确可以在很短时间里死记硬背将托福词汇考试成绩提高到700多分。但是,再过3个月对他进行测验,他将忘掉70%的单词。也就是说死记硬背并不能长久地掌握知识。我们只有做到科学记忆,勤于思考、活学活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大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第一,传授知识为其次。《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意思是说能工巧匠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艺高超。老师上课只是传授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但是,如何综合应用、融会贯通,就要靠大家自己去主动学习,在知识应用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大家都知道清代文学家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下的刘羽冲读死书的故事。刘羽冲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去镇压,结果全军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成了俘虏。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的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千百次重复一句话:古人难道是欺骗我的吗?不久,因此郁郁而终。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不断总结、融会贯通和创新。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而是纸上谈兵,终究为世人所耻笑。

今天获奖的名单上有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叫韩赟波,是工学08级机械设制及自动化专业的同学。因为有好的学习方法,他多次获得过学校的学习成绩优秀奖,还获得过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这是亚太地区FPGA 设计的最高荣誉的竞赛,获奖的同学可以到ALTERA的全球第一大系统板卡设计商和供应商--友晶科技公司工作。韩赟波等几个同学的获奖作品球形水果自动分级系统就是活学活用本专业知识而设计出来优秀作品。他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平时要注意总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有三个学习诀窍:第一是课堂认真听讲;第二,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第三,认真复习总结。

希望大家像韩赟波同学一样,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学习诀窍。 第二,成功的大门永远为那些有理想而且刻苦努力的人们所敞开。 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但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辛苦和努力。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


首流行歌,其中有句歌词现在还不过时: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大家身边的故事。

最近我看到理学院林宏伟老师转的一篇网络日志,题目是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讲的是我校2007级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以第一名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的经历。这名学生来自农村,家境不好。他曾经在大一暑假时,去他父亲所在的一个大城市建筑工地打工,他想挣一点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体验一下父亲的生活。但是,艰苦的吃住条件和工作环境让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工地上的饭菜没有油水,他一顿要吃一斤半米饭;晚上睡觉的床下老鼠经常出没;一次铁钉刺穿了他的脚板鲜血直流只能到一个小小的诊所包扎伤口,尤其是社会上一些人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他决心要考北大的研究生。之后他每天泡在图书馆看书、做笔记、背单词。为了节省时间不排队,他每天选择同学们吃完饭后食堂基本没人的时候去打饭,他感到生命中的每一秒钟都是那样的宝贵。最后他在所考专业180多名考生中,392分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全国统考和北大复试,如愿被北京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看完这篇日志,我既感动又心酸,他的愿望是如此朴素。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没有卢美美的爸爸,也没有郭美美的干爹,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可是,在这里我还是要提倡,各位同学要将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结合起来,为做一个社会需要的国家栋梁之才而刻苦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带来幸福,而且行善行德,影响和改善社会,为国家贡献聪明和才智。

这个故事还让我想起了屠格涅夫的一句名言: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你要首先学会吃。同学们,我相信只要大家刻苦努力,成功的大门永远为大家所敞开! 第三,热爱自己的专业,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大家既然选择了华中农业大学,选择了自己的学科和专业,就要尽快进入并且热爱自己的专业,尽快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有目的的学习。 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对高校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家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既要重视课堂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注重课外拓展,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近我翻看了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问卷调查表,发现凡是参加过这项计划的同学,毕业几乎都有一个好去处。有些同学到了中科院、北大等名校或者留校深造;有些到了贵人鸟、华润等一些公司名企,这说明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提高了同学们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就是培养出来实践创新的潜力。

曾在去年学习表彰大会发言的一位工学院的陶海龙同学就是这样的代表。去年陶海龙代表学校参加了201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展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仔细观看了他的作品演示和讲解。当刘延东同志得知他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时,主动与他亲切握手并叮嘱:望你们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久前,陶海龙又获得了2011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本届湖北地区获奖的唯一本科生。他被武汉晨报称为华农的爱迪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王兆国副委员长和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有个数字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做项目三年看的书至少有300多本。由于各个学科的书他都看,去图书馆的次数多了,对图书馆书籍布局摆放十分清楚。让他去借书,根本不用查电脑,直接就可以找到。博览群书,这就是他成功的基础。 同学们,学校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图书馆都为本科生开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9a622d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