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李在滨城区率先施行“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

2023-02-28 09:2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彭李在滨城区率先施行“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欢迎阅读!
滨城区,彭李,网络化,社会化,施行

彭李在滨城区率先施行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

本报滨城讯(通讯员王丽娟、夏玉忠报道)去年以来,滨城区彭李街道在全区率先推行社区管理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平安型、服务型、共建型、现代型四型社区,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整合资源保平安

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化,各级网格都有人负责,实现了大中小微‘四级’网格的良性互动,使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点上的人口流动和信息动态,为我们加强研判信息、科学布警打下了基础。学苑社区大网格指导员蔺学铭说。125日,学苑社区召开辖区单位网格长会议,网格长们就社区网格化推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并就下一步如何深化社区网格化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该街道把平安型社区建设放在基础性地位来抓,在不断完善建立社区警务室、矛盾调解室等硬件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微四级网格设置,对社区计生、劳保、综治等管理员进行优化整合,充实到网格担任指导员;同时,坚持居住地党员优先,注重整合社会资源,配备由辖区民警、工商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离退休干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网格管理队伍,实现了网格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明确了各级网格员的具体职责,真正实现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能够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涉稳信息,并加强分析研判,为党工委、街道维护安全稳定做出决策提供了参考,促进了平安型社区建设。 夯实组织强服务

该街道坚持网格化、社区党委同步建设,按照就近、灵活、便民的原则,构筑起社区党委、大网格党总支、中网格党支部、小网格党小组的四级网络体系,把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就近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逐步实现网格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全覆盖。极探索社区党委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社区党委各项规章制度,筹划设立了为民、府前、学苑3个社区党委,其他4个社区党委也在筹备之中,在前期已经设立9个功能性特色党支部的基础上,再增设8个,进一步拓宽了服务领域。

该街道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建设精品社区”,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为民社区综合服务楼。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划分,突出关爱服务弱势群体,创新开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儿童日间照料室等,并创新推行了“4L”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搭建了新的平台。另一处精品社区——大河社区综合服务楼正在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1300万元,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 信息支撑静变动

府前社区作为信息化管理的试点社区,率先进行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平台人口数据库的信息录入工作,在网格化建设中,该社区创新性地将各居住小区居住情况制成图表,党员户、贫困户、计生户等分别用不同颜色予以标注,让人一目了然,为开展综治维稳、计生管理、救助帮扶等管理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该街道坚持软硬兼施打造现代型社区,完善硬件设施,突出信息化支撑作用,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探索把静态档案管理变动态档案管理新机制。街道严格按照一户一表、不重不漏的标准开展信息摸底,采取多方联动模式,积极争取公安、工商、住建局、物业管理、业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各社区也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发动群众,组织100余名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的入户信息摸底登记队伍,历时半年,高质量完成了入户调查摸底登记,并将采集的居民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入微机系统,做到了流动人口清、弱势群体清、常住人口清、党员人数清、特管对象清,实现了住户信息的动态化管理。 共驻共建惠民生


该街道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共建型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资源的共建共享。

着力打造“12343”民生服务中心。该中心3000平方米的滨州12343服务大厅装修完毕,内设呼叫坐席热线平台28个席位,对接企业500余家,并建立了230平方米的物流配送超市,同时,在为民社区、北海社区设立了两处家庭日用品配送服务站,部分居家用品已经上架,12343特服号码全线开通,能够满足城区居民家政服务、鲜花礼仪、维修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居家购物等多方面的民生需求。计划在全市两区五县内建设五大服务平台,逐步开设80多个窗口,提供43大类的256项服务对接服务,并开展六项免费便民利民服务,为市民、企业提供精准、精细对接服务。积极打造初始人才创就业培训中心。街道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在前期引进东寅布塑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又与滨州成元文化、滨州易达网络、滨州逸起飞航模等4家公司签署《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场地租赁协议》,年可提供在校培训实习岗位800余人,承担高校大学毕业生培训700余人,提供300余个就业工作岗位,孵化近20名大学生创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bfc89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