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永和的“基本建筑”

2022-04-17 12: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张永和的“基本建筑”》,欢迎阅读!
张永和,浅析,基本,建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张永和的基本建筑

作者:李淑怡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

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和建筑正在逐渐消减影响。在商业社会,奇观文化中,建筑学陷入了争奇斗艳的尴尬风气,这时对建筑的本质的回归与关注,就变得尤为重要。张永和非常建筑意为非常规的建筑,但在人们开始追逐地标建筑时,平常建筑也就变成了非常建筑。

在看完对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后,我感受到张永和对待建筑始终是一个理智且坚定的人,在我的理解中,他认为的建筑不是一幢房子,而是提供生活的空间,生活始终是他不变的关注点。并且他在书中曾说过让建筑回到建造,成为建筑的建筑。”“建筑就是建筑本身,是自己的存在。看到这时,我产生了疑问:什么才是基本建筑?建筑本身的概念又是什么? 在《作文本》中,张永和在写窥视剧场时提到人用看来认知空间的关系,空间关系影响人的视觉经验。我认为这里的视觉经验也就是指人的感受,產生了个人化的视觉空间和时间,形成了人与空间的联系。在剧场中,空间引导了人的轨迹,设计的其实是一种逻辑关系。这种个人化的感受, 必定是独一无二的。 谈到这里我想到了另一个哲学问题,就是任何语言都不能将一个人的思想完全传达给其它人,因为人的思谁都具有主观性,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后,同样的内容被不同的人的主观所理解,这产生的理解一定是会存在差异的。由此可见,同样的建筑因为不同人的主观视觉经验,空间的含义也不同,建筑不再是一个固态的房子,而是具有基本形态的一个意识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其实是情感与文化的一种载体。

《作文本》中还提到了烟斗。烟斗作为一个物体,剖开后放在手里形成了统一,变成了一个概念性的物体。张永和在面对现实以单体与异化作为思考与质变的出发点,但到了后期,他开始怀疑旧有的建筑途径是否能通向新建筑,以及实体建筑是否能回答真正的建筑问题。在这一阶段中,他介绍了垂直玻璃宅,垂直玻璃宅面向江边却没有窗户,采用混凝土墙体,内部的楼板和屋顶都是玻璃材质。这样的一个空间,既实现了私密性,又将建筑与自然垂直地联系了起来,也是一个人与空间关系的转变。在这个建筑中,建造使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关注实践过程中的材料和建构逻辑,在整体思路上具有着反判性。建筑既封闭又开放,使人对这种不常见的住宅产生陌生感,重塑了对建筑的人工意识形态,对熟悉的事物产生距离,能够更好地讨论什么才是建筑本身。

到了张永和的第三个时期,他的研究从单体建筑逐步转移到城市。非常建筑也逐渐变成平常建筑和基本建筑。里面同时体现了其中大道至简"的精神哲学。他在这时提出构图是通往建筑的媒介之一,但不是建筑本身的质量。”“不孤立简单地对待材料。建筑的概念都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对于基本建筑,张永和一直都在将中国的意识形态与他所受的西方教育思想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09ab4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