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开题报告(矿井建设专业)

2022-10-01 11:2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xxxx开题报告(矿井建设专业)》,欢迎阅读!
开题,矿井,报告,建设,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华亭大柳煤矿主井(φ5.8m)施

院、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院

专业及班级 1109

孙权

惠兴田

2011 3 23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华亭大柳煤矿主井施工组织设计(5.8m主立井) 选题类型 设计型

一、选题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矿山建设工程是项目繁多、技术复杂、工期相对较长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在实践中,科


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煤炭企业的生存能力,使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加深了对科技兴煤的认识,更激发了科技兴煤、科技兴企的热情。在这种形势下,2003年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原煤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16.67亿t,但是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更多的煤炭,为此必须加快新矿区开发和新井建设,高速发展煤炭工业。我国有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居于世界前列,煤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进入20世纪末期后,煤炭工业面临着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经受着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考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煤是煤炭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2 生产需求状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深度和规模不断扩大,矿山建设工程技术和安全生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近年新矿区建设具有冲击层后、井深、井型大、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难度高的特点,都需要采用最优的工程设计、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模式,是矿山建设的工程质量提高,建设周期大大缩短。但目前我过的矿山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低,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察哈素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属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札萨克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9°4933″至110°0159″,北纬39°1338″至39°2305″。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采煤层赋存稳定,开采煤层较浅,煤层倾角近水平,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较好,便于矿井开拓开采布置,利于减少基建工程量,节省投资。此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了解现阶段我国煤矿的发展现状; 2)全面掌握煤矿设计程序及内容;

3)进一步理清煤矿副立井施工程序、掌握井筒道的基本施工方法,提高独立编排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4通过毕业设计掌握矿井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矿井设计的内容和一般流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 主要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2005 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4《简明建井工程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6《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 7.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有关的法律规章;

8.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9.戴俊 《爆破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其他相关资料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1 工程概况

本矿井可采煤层12层,其中3-1煤层为平均4.47的厚煤层,基本全区可采;6-2上煤层为平均4.02的中厚煤层,全区可采;2-2上煤层为平均2.27的中厚煤层,全区大部可采;其余9层煤层均为大部或局部可采的薄及中厚煤层。本矿井井田内储量比较丰富,资源储量287725t,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53434.9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83380.9t 2、影响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

1)本矿井工业场地附近主采3-1煤层的埋藏深度为440m左右,具备立井和斜井的开拓条件。 2工业场地副井第四系表土厚度只有10m左右,并且第四系为透水层,本身不含水,从第四系角度有利于矿井斜井开拓。

3)根据井筒检查钻资料,第四系下面的白垩系伊金霍洛组厚度250~270m左右,从周边矿井施工情况及本矿井井检孔报告看,白垩系岩层松软,含厚层砾岩层,含承压水,对井筒施工有一定影响,从白垩系角度考虑,立井施工更加可靠容易。

4)矿井设计能力1000t/a,留有改扩建至1500t/a余地,生产规模大,从目前技术装备考虑,一个主立井提升难度较大;而一条主斜井提升比较成熟,管理方便。

5)主采3-1煤层工作面装备以进口设备为主;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 3、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根据分析和比较,本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的混合开拓方式。

本矿井移交生产时设有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筒。其中主井为斜井井筒;副井、风井为立井井筒。井筒特征见表3-3-1




3-3-1

主斜井 副立井 风立井 1 井口 座标 X m

4352802.43 4351909.080 4352028.079 Y m

19410517.38 19408844.650 19408810.762 2

井口设计标高 m

+1360.000 +1377.500 +1379.000 3 方位角 61 60 60 4

净直径 m B=5.4 9.2 7.2 5


净断面 m2 19.01 66.48 40.72 6

表土层厚度 m 5.0 14.05 1.65 7

白垩系厚度

239.20 260.14 279.37 8

水平标高 m

+931.0 +931.0 9

一水平以下深度 m

35.00 15.00 10

全(深)长 m 1723.9 481.5 464.5 11

冻结(深)长 m

961.408 452.5 387.0 12 井壁 厚度


白垩系段 mm

450600 9001501.5 1051.51201.5

基岩段 mm 150 650 500 13

井筒装备情况

带宽1.8mv=5.6m/sQ=3500t/hST6300

玻璃钢、钢复合罐道,钢罐道梁,玻璃钢梯子间 全玻璃钢 梯子间

1、主斜井井筒

主要承担矿井的煤炭提升,且为矿井的辅助进风井。井筒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4m净断面18.93m2,白垩系段采用钢筋混凝土加U型钢复合支护,厚600mm,基岩段采用挂网锚喷支护,厚150mm,倾角16°,斜长1723.9m。装备一条1.8m宽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并设置扶手,作为矿井安全出口,为有利于胶带输送机检修,主斜井内设检修猴车,另外下井电缆、排水管路2趟、消防洒水管路1趟、灌浆管路1趟均布置在主斜井内。井筒断面见3-3-1、图3-3-2 2)副立井井筒

综合分析,设计推荐副井井筒设计净直径φ9.2m,装备一个非标特大罐笼和一个平衡锤、两个非标小罐笼担负全矿井人员、材料、设备升降及矸石提升,并兼作进风井;非标特大罐笼及其平衡锤采用冷弯方形空心型钢罐道,非标小罐笼采用玻璃钢罐道;非标特大罐笼采用冷弯矩形空心型钢罐道梁,非标小罐笼和大罐笼平衡锤采用工字钢罐道梁,罐道梁层间4.0m;钢结构支座固定罐道梁;井筒内还布置有压风管,通讯、信号电缆若干趟;井筒内还设有一个玻璃钢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井井筒平面布置见图3-3-4 3)回风立井

风井净直径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矿井通风要求,矿井通风量248 m3/s(改扩建后308m3/s。二是临时提升量的要求,由于矿井顺槽掘进采用先进的快速连续采煤机掘进工艺,连续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外形大,重量大,该套设备下井必须也只能副立井下井,根据矿井井巷工程量的工期排队,副井到底后马上进行井筒装备、地面井塔施工及永久机械设备安装,以满足连续采煤机全套设备下井,快速掘进,节省建井工期;因此,风井到底后,必须进行临时改绞,担负全矿井基建期间矸石、材料及人员的提升任务, 2 设计内容与设计思路

1 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基础资料 1.1 矿区概况


1)矿井位置与交通,矿井气候条件,气象与地震等; 2)矿井周围环境(包括电力与水供应,通讯条件等),矿井生活物质供应条件,污水与干事排放要求。

附:矿井位置与交通图 1.2 矿井地质

煤层特征,地质构造,煤质与煤层特性,水文地质。 附:井筒钻孔或预见地质柱状图。 1.3 矿井开拓与开采

1)井田范围与储量;

2)矿井工作制度,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开拓方式与开采顺序,井筒数目与特征。

附:副井断面图与井筒特征表;

3)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与主要运输设备,采区布置与采煤方法,工作面主要工作机械与运输设备,副井提升(运输)系统,矿井通风除尘设备与措施,供排水。 1.4 矿井移交标准

(1)矿井移交生产时的三个煤量,矿井设计井巷与土建安装工程量;

(2)采区工作面个数与工作面总长度,预计总概算及吨煤的主要经济指标,矿井基建总投资及分配情况。

附:矿井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 矿井建设施工准备工作 2.1 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

技术准备与物质准备,临时交通,通讯与供电,供水与排水,劳动力来源。 2.2 井巷与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 (1)测量放线,井筒检查孔;

(2)临时放排洪及消防工程,主要设备安装,临时建筑的施工与缩短施工准备的技术措施。附:大型临时建筑工程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2.3 施工总平面布置

矿井永久工业广场特点简述,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和原则,工业广场的平整与临时布置。附:工业广场临时建筑设施布置图(大图) 3 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3.1 井筒表土段施工技术

表土工程地质,表土施工方案的选择,表土施工速度的选定,表土掘砌施工,表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附:临时锁口结构图,壁座支护施工图,表土掘砌施工循环图表,表土施工劳动组织表。 3.2 井筒基岩段施工技术

(1)工程地质概况,施工方式--掘砌作业循环方式的选择;

(2)钻眼爆破综合工作--包括:钻眼设备与爆破器材、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的措施、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及爆破图表等;

(3)装岩工作--包括:装岩设备选型、提高装岩生产率的措施等;

(4)支护工作--包括:临时支护、永久支护、支护材料及配比、支护材料运输方式、保证支护质量的措施;

(5)施工辅助作业--包括:提升运输、通风、压风供应、排水系统、供电照明、信号通讯装置、测量工作等及必要的计算,施工循环图表的编制,施工速度与施工工期确定,缩短施工工期的技术措施。


附:掘进循环图表,支护循环图表,劳动组织图表。 3.3 井筒施工设备布置

(1) 施工设备布置原则与布置方式。 附:井筒施工设备平面布置图(大图)

(2)悬吊系统选择--包括:钢丝绳、天轮、稳车的选型计算,井架选型与天轮平台的结构极布置;

附:天轮平台布置图。 3.4 井筒安装工程

井筒永久安装工作简述,安装方案及主要设备,安装速度与工期。 4 井巷过渡期及井底车场施工组织 4.1 井巷过渡期改装方案

副井贯通方式与贯通方式选择,副井提升设备改装方案和改装期间的技术措施。 附:配相应的插图。 4.2 井底车场施工 工程地质简述,井底车场施工顺序及安排原则,井底车场主要硐室与巷道交岔点的施工方法--包括:马头门、交岔点、水仓施工、装载硐室、水泵房、变电所、煤仓等。 附:井底车场施工进度表,井底车场施工进度图。 5 主要运输大巷与采区巷道施工 5.1 主要运输大巷施工

施工方法选择,施工设备,组织快速施工的技术措施,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安全措施,运输大巷通过煤层或破碎带的技术措施,成巷速度。 5.2 采区巷道施工

移交生产前采区开拓工作量及工程特点(附:工作量及工程特点表)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6 建井施工组织

6.1 井巷施工开拓方式选择

选择依据,原则,方案比较与结果 6.2 井筒开工顺序

选择的依据,采用的方案及特点 6.3 链锁工程

井巷链锁工程项目,链锁工程贯通点的选择与贯通时间分析, 6.4 建井总工期

各项工程工期分析,建井总工期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3 设计流程图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4 毕业实习,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编写开题报告; 5-6 完成矿井概况等基本资料及矿井建设施工准备工作; 7-9 完成井筒施工技术设计及进行中期检查;

10-11 完成井巷过渡期及井底车场施工组织及建井施工组织设计; 12-13 完成所有设计内容并检查修改,提交论文; 14-15 整理设计说明书,绘制大图,装订,完成设计; 16 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院系

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难度 份量

综合训练程度

是否隶属科研项目






教学院长(主任)____________ (公 章)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0d83d2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