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3-01-02 13:2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华中农业大学,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0710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二级学科代码:071005 二级学科名称:微生物学)

一、培养目标

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它学科影响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之一。它的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不仅正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生命科学研究中,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态学等多个层次丰富着新的理论和技术,生物学目前的研究内容涉及固氮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农药及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放线菌及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植物互作及分子生态学、蓝细菌分生物学、动物病源微生物与分子病毒学、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病源微生物学、应用真菌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等。

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又是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独立学科。

二、学习年限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分子微生物学 2、杀虫、抗病微生物学

3、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微生物学 4、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 5、食品微生物学 6、应用真菌生物学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2316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316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A

2302087 动物生殖生理学* 2309003 食品微生物学进展 2312001 英语(硕士)A 2312003 英语(硕士)B

B

2304001 分子生物学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授课方式 考试方式 备注 36 18 48 48 90 90 48

2.00 2 1.00 2 3.00 1 3.00 1 4.00 1 4.00 2 3.00 1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2304002 蛋白质化学 2304012 高级微生物学

231000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SAS的应用

C

2304019 近代生物学研究技术 2301054 食用菌栽培 2302078 免疫学实验技术 2304009 分子克隆技术

2304020 抗生素和抗生素产生菌 2304021 杀虫微生物学 2304026 环境微生物学 2304027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2304028 微生物生理 2304029 微生物生物技术

D

2304031 微生物遗传学 2304033 细胞信号转导 2304034 系统细菌学 2304038 血清学技术 2304039 苏云金芽胞杆菌 2304040 固氮生物学

2304041 链霉菌及抗生素合成分子遗传学 2304042 环境分子生物学技术 2304044 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与技术 2310002 多元统计 2304004 基因操作原理

2304005 生物电镜技术及超微细胞化学

E

2305001 科技写作 2309001 仪器分析 2312005 科技英语写作

48 48 60 64 60 32 48 32 16 32 16 32 64 50 32 32 32 16 16 16 36 16 56 48 40 16 48 30

3.00 1 3.00 1 3.00 1 3.00 1 3.50 1 2.00 1 2.00 1 2.00 1 1.00 1 2.00 1 1.00 1 2.00 1 3.00 1 3.00 1 2.00 1 2.00 1 2.00 1 1.00 1 1.00 1 1.00 1 2.00 1 1.00 1 3.00 1 3.00 1 3.00 1 1.00 1 3.00 1 1.00 1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考查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面授讲课 笔试







备注:

A公共基础课程

B专业基础课程 C专业必修课程 D专业选修课程 E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

见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规定。 六、培养方式

1. http://immuneweb.xxmc.edu. 2. http://202.114.65.51/fzjx/wsw 3. www.microbiology.com 4. www.bio-engine.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12602f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