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故事

2023-09-17 05:2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铁的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

最重要的金属——铁

在我们的生活里,铁可以算得上是最有用、最价廉、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了。工农业生产中,每天都离不开铁;衣食住行,缺了铁寸步难行;国防和战争,更是钢铁的较量。从某种意义讲,钢铁的年产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钢和铁,尽管我们经常连在一起讲,可是实际上,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含义。化学观点看,铁是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可以展成薄片,拉成细丝。但是,通常见到的铁却是黑色的。这是因为铁很容易生锈,表面蒙上一层黑褐色的铁锈的缘故。铁也因此被称为“黑色金属”钢铁工业也叫做“黑色冶金工业”

铁有生铁、熟铁之分。生铁含碳在1.7%至4.5%之间;熟铁含碳在0.1%以下;而钢的含碳量比熟铁高,比生铁低,在0.1%至1.7%之间。钢又由于含碳量的多少,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三种。生铁坚硬耐磨,可以浇铸。熟铁强韧,可以锻打展延。钢则兼具生铁和熟铁的优点,既刚硬又强韧。但是,钢铁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耐腐蚀性很差。它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碳酸亚铁,形成疏松的铁锈层,给钢铁表面留下累累疤痕。 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电镀或喷涂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如镍、铬、锌、锡等,都不能持久。不锈钢,虽然大大增强了钢铁的防锈能力,但是它的价格昂贵,机械强度不好,又难加工,不能用来制造大型机器或构件。后来,我国试制成功塑料复合钢板。在钢板上喷涂一层薄薄的工程塑料,可以大大提高钢铁的耐腐蚀能力。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火车、轮船、建筑、洗衣机等,将普遍采用塑料复合钢板。

有趣的是,在印度德里附近,有一座清真寺,大门里侧竖立着一根六吨多重的大铁柱。这座寺院是公元310 年建立的。大铁柱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风吹雨淋,却安然无恙,没有生锈,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可是它为什么不生锈,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钢铁、合金钢、不锈钢,都是以铁元素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只不过钢铁含有少量的碳,合金钢和不锈钢含有少量的铬、镍、锰、钛、硅,等等。这些钢铁工业中的“佐料”使钢铁合金具备了各种优异的性能,比如,抗腐蚀,耐高温,增加弹性,减少磨损,防止热胀冷缩,等等。

铁元素不仅在现代稳坐金属材料王国的头一把交椅,是当今最重要的金属,而且在人类历史上,它曾经显赫荣耀一时。它是戴着神秘的光环降临人世间的。人类使用铁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大约在四千五百年前,人类便开始和铁打交道了。不过,那时的铁是从天而降的陨铁。铁陨石中百分之九十多是铁,还有不到百分之十的镍和钴。在伊拉克境内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城旧址,曾经发掘出来过古代苏美尔人的墓葬中,有一柄用陨铁制成的小斧。在苏美尔人的语言中,铁就是“天降之火”——陨石的意思。埃及人将铁叫做“天石”以为是上天赐给人间的神奇的石头,对它崇拜得五体投地,用做太阳神神像的宝座。在古希腊语里,“铁”和“星星”是同一个词。我国河北省藁城县的商代遗址中,出土过一件镶嵌着铁刃的铜质兵器。经过科学鉴定,证明这铁刃是由陨铁锻造而成。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三千三百多年前对铁的性质和锻造技术已经相当熟悉。

但是,天上降落的陨铁毕竟数量极为有限,而地上不存在天然的单质铁块,铁的熔点又比铜高出将近五百摄氏度,所以,在人类发现和使用元素的历史上,铁的冶炼和广泛应用都在金、银、铜和锡之后。铁是地球上分布十分普遍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铝,差不多比铜高600 倍。铁器比青铜坚硬、锋利得多。所以,在青铜时代后期,铁便逐渐取代了铜,使人类社会跨入先进的铁器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的英雄时代。因为铁剑、铁犁和铁斧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自卫能力,人类开始成为大自然的英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生铁的国家,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用生铁铸造的农具和兵器,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

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只占 4. 75%,但是在地面以下 3000 公里深处的地心,却


是一个铁镍的核心:内含 90%多的铁和不到 10%的镍。地球核心的温度高达 5000℃,压力高达二三百万个大气压。在那儿,铁不仅熔化为液体,而且密度比地面上的固体铁还大 50%。它集中了地球 1/3 的质量。如果将地球比作一枚鸡蛋,这个铁镍地核就像鸡蛋黄。地下的铁镍核心又和天降的陨铁在化学组成方面那么一致,说明陨铁根本不是神灵赐给的,天体并不神秘,和地球一样,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

通过研究铁陨石,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指出,铁元素是浩渺宇宙中最普遍的重元素。宇宙中的氢、氦,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聚变,产生了碳、氧、氖、镁。镁再聚合成硅,随后又形成铁。不过,当恒星所有的元素都转化成铁元素的时候,它的末日就来临了。因为铁原子有最大的稳定性,它的内能已经降到最低点。也就是说,不管将铁原子转变成更复杂的原子,还是较简单的原子,都需要外加能量。至于地球上比铁更复杂的铜、银、金、铀等元素,那是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由铁转化而来的,含量比铁要少得多。

铁是天体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铁不仅在宇宙的进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地球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也至关重要。铁的两种氧化态——二价的亚铁和三价的高铁,容易互相转变,成为运输氧气和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的理想材料。大多数软体动物,如田螺、乌贼的 血液是淡蓝色的,节肢动物如蟹、虾也是淡蓝色的血液,这是因为这些动物血液的核心是由铜元素组成的。不过,铜的载氧能力只及铁的一半。蜗牛的血液选用了铁元素做核心,比田螺进步了,可以登上陆地。文昌鱼选用铁元素造血,也进步了,成为生物进化的主流源泉;而它的近亲海鞘却选用载氧能力差的钒元素,组成绿色的血液,从生物进化的主流中分离出来,不再参加到进化的浩荡队伍里去。高等动物的血液都是鲜红色的,血红蛋白的核心就是铁原子。这是长期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人体,铁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铁无论在重要性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属于首位。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含有3 克多铁质,相当于一颗小铁钉的重量。缺铁性贫血即因造血原料里缺少铁而引起。只要不偏食,不大出血,成年人一般不会缺铁。少年儿童和孕妇要预防缺铁。鸡蛋、瘦肉、多种蔬菜、水果和红糖里富含铁质。所谓的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也是由于血红素中的铁原子核心被一氧化碳气体分子紧紧地包围住,丧失吸收氧气分子的能力,中毒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1e5259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