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街道美食散文随笔

2022-12-05 15:3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乡街道美食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故乡,街道,美食

故乡街道美食散文随笔



故乡街道美食散文随笔有炸馓子的,有卖热粥油条烧饼的,有卖辣汤包子的,有卖马虎的,有卖戗面高庄馒头的,还有卖“壮馍”的,所谓壮馍,面和得特別硬,伙计要坐在杠子上使劲压,烙时上面撒点芝麻。我虽然已离开徐州几十年了,但老家的美食时常令我魂牵梦绕,挥之不去。我喜欢的美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饕餮大餐。而是最普通的小吃。

博爱街光滑如镜的石板路见证了街里的繁华与沧桑。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是卖油煎包的蛇汤锅旁,这是我小时印象最深的早点美食,最令人开心的地方。徐州老家把“蛇汤”写成“啥汤”,我至今都搞不明白。反正“蛇汤”是用黄鳝肉丝加小麦仁熬制而成。(听说现在大多用牛骨或鸡丝了),再用较重的胡椒粉提味,加几滴麻油增香,使并不粘稠的汤汁变得有滋有味。再配上煎得发黄、底脆皮软的荤素包子,真可谓绝佳搭配。至于说该汤的由来,有人说黄鳝象蛇,所以叫蛇汤。有人说当年乾隆皇帝到徐州,喝了汤后连连叫好,就随口一:这是啥汤?既然皇上的金口玉言叫“啥汤”,当然就叫啥汤了。论这汤的来历如何,反正就是好喝。听说徐州的马氏街还有正宗的蛇汤。著名的相声大师马季,只要到徐州,必定到此处喝啥汤,店里还有他亲书的楹联,不知是否。

在博爱街的蛇汤店一带就是西关“美食城”,有炸馓子的,有卖热粥油条烧饼的,有卖辣汤包子的,有卖马虎的,有卖戗面高庄馒头


的,还有卖“壮馍”的,所谓壮馍,面和得特別硬,伙计要坐在杠子上使劲压,烙时上面撒点芝麻,用针扎好多眼,用来透气,烙熟后两面黄澄澄的,吃起来又香、又脆。整条街可谓琳琅满目,天天吃也吃不够。徐州能把相邻地方的,东西南北的美食都化成当地特色美色,真令人佩服!

徐州博爱街还有一种美食小吃,就是“丸子汤”。丸子是用大红萝卜做的,既实惠、又好看、又好吃。所谓“汤底”,就是烧一大锅开水,撒大把的盐,再加点粗辣椒面,胡椒粉。天不亮,棚下的一口大锅便热气腾腾,这时,拉平车的人,干泥瓦匠的,挑筐卖菜的,总之是干力气活的壮汉便会聚到这里,一边喝丸子汤一边兴高采烈地拉呱,不时传来粗犷的笑声和戏骂声。他们各自把从家里带来的凉饼交给烧汤的师傅,师傅就把凉饼掰成几块放进锅里。饼在锅中翻滚几下便可捞出,放入小盆似的黑瓷碗,然后浇上粗辣椒油,这样一碗汤只收一分钱,丸子是另外付钱的,三个一分钱。喝汤的多是干粗活的出力人,他们在简易的木桌旁享用这又辣又热的丸子汤,直吃得满头大汗,方才过瘾。上学路过的我,也想学他们解解谗,师傅说你带的烙馍不能泡,不然就成粘糊糊了,辣椒也得少放,太辣太咸你受不了,人家是干苦力的,和你们学生不一样。

在博爱街的街头巷尾,时不时会传来阵阵炸臭豆腐的香味,引得人馋涎欲滴,做这种小吃,一般会有两个人,一人拉风箱烧火,一人炸豆腐。拉得“叭嗒叭嗒”的风箱很有节奏,闪闪的火苗从锅底窜出。臭豆腐在豆油中炸好了,又黄又脆,师傅用筷子夹到小铁架上控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1eac8e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