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2022-07-28 01: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选读学案》,欢迎阅读!
选读,宋词,唐诗

唐诗宋词选读学案

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1、填空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2、本诗的开头很别致,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

3、结合诗句,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颈联进行赏析。 4、尾联从结构上看,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滕王阁》 王勃

1、填空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2、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颈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有人说“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赏析“槛外长江空自流”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年,文学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其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

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致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

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

高第,授朝散郎。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杨炯650693年)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卢照邻(637~约689)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年少时博学能文。极受邓王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次年,遇赦得释。”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2fbb395ef7ba0d4b733b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