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鉴赏角度评论二十四节气

2022-07-19 23:4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艺审美鉴赏角度评论二十四节气》,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鉴赏,审美,文艺,角度

文艺审美鉴赏角度评论二十四节气

1.二一四节气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使用一个竹竿子进行太阳影子长短的测量,由此来确定四季交替节气的到来,如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在一年当中,夏至时分,正午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最长的是冬至,长度正好为秋分和春分。后来一直发展到秦汉,就有了非常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若是从天文的角度分析,二十四节气就是对太阳变化顺序的研究,然后把全年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给每一个节气都取一个与时令相关的名字,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其和温度、降水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因此人们使用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农耕的时期。在民间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分析其文化历史地位不可代替人们为了识记地更加清楚还在民间编纂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二十四节气与谚语

谚语也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具有千年的历史记载,无论是《左转》还是(国语》亦或是《史记》当中都有谚语的记载,后来到了宋代还出现了谚语专著即《古今谚》。我国古代是发达的农业国家,民谚民谣的产生主要是劳动人民为了让生产生活更加便捷,这些民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有非常生动的属性,活泼,意象鲜明。“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谚语短小精炼,也


非常实用和具体,一直在农村被广泛的流传。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之上产生了节气百子歌,这首歌每一句都以子来结尾,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反应,例如,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每一个月份中都有其代表的节气,地方文化特色厚重,例如,立冬这一天在四川地区吃麻饼,在东北地区吃饺子等等。节气和民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而民俗文化正是构成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部分,在宙美方面尤为突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4ebd2e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