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首与眺望

2022-05-27 18:53: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回首与眺望》,欢迎阅读!
眺望,回首,关于

关于回首与眺望

稻河,位于T市海陵区辖内,是一条穿城而过南北走向奔腾入江的河流。和众多的河流相比,稻河算不上大河。枯水期,河面狭窄处只有几米宽,宽阔处也不到二十米。虽说如此,这条终年奔腾不息并不起眼的河流,已经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

稻河当年因何得名,现在已经不得而知。著名的稻河古街就座落在历史悠久的稻河河畔。诗云:“青砖黛瓦五巷情,文昌水秀稻河美”。这就是始建于元末明初的T市最大的古建筑群落一一稻河古街区的风格。

稻河两岸民宅的建筑风格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色,密集的民宅沿河而建,是古城T市早期的民宅聚居地。河面上有数十座石桥互相通连。稻河两岸的民宅区往往是数条巷子连接而成,颇有些上海弄堂的味道。信步走来,民宅中多有明清时的古宅,你细细观看,就会发现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民宅俯拾皆是。

漫步其中,落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的民宅,房顶上长满了狗尾草和零星的一些瓦松,清一色的砖墙上早已爬满了青苔。每家宅内皆有厅堂,过了甬道便到正堂,其间多植盆景,由此可见当年古街人的悠闲生活情趣!

在众多的巷子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要算是五巷了。五巷即是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的统称。穿梭于五巷之中,你会感受到这里的民居多为典型泰式民居,它们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如果不是本地人,在里面转久了,常常会找不到出去的路,这就是五巷街区的独特之处。

五巷街区早期是一个客家移民住宅区,为了避免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移居在此的先民们,在街巷的走向和布局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不熟悉的人进入五条巷中就会迷路,如入“八卦阵”中。在T市祖居的市民中,人们会记得民间留有的“进了五条巷,如吃迷魂汤”的俗语。在五巷街区的旁边,则是涵西街区,而涵西街区则是T市早年大户人家的聚居之地。

稻河沿岸的民宅群中,巷子错综复杂,狭窄的巷子可容两人并肩行走,宽阔的巷子可供车辆行驶。本地人巷子里行走,那是轻车熟路,而外地人行走其中,如同进入迷宫一般。街头巷尾都是同一个色调,清一色的青砖灰瓦,与都市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相比,显然是别具一格的味道。

小巷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巷巷联结,处处相通,青砖或麻石铺就的路面,平坦易走。不熟路径的人行走其中,常常走着走着眼看前方无路可行,犹豫之间,眼前就会出现一条平整的小巷。刚才还搁着几条巷子的卖菜吆呵声,转眼间卖菜的生意人就在眼前了。这就是古街小巷的奇妙之处。

这条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古街上,有着很多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解放初期,组织一纸调令,父母由江南都市来到T市工作。当我降生到这个世界时,我家就居住在稻河古街的一幢小楼上。这幢小楼构造精致,庭院深深,院里有着宽阔的门堂,天井和通道,庭院深处还有一口百年不枯的老井。厚重的大门外是花岗岩铺就的数节台阶,很有气派。


这幢小楼原是一个资本家的产业。小楼刚建好,主人还未居住,古城解放,小楼的主人离开小楼远走它乡。小楼收为国有后,作为宿舍使用,我们全家也成了它后来的主人之一。当年,城市的平房居多,这座新建的小楼也成了在城市不多的高层建筑中的醒目标志。那时,我的同学大多居住在稻河沿岸,放学后,或者休息日,我家也成了大家经常聚集的地方。

我居住的那座小楼位于稻河古街大塔包巷的中间,这巷子宽阔,很有名,解放前不少大户人家在此居住。路中间是麻石铺就的路面,可供车辆行走。出了巷子就是稻河古街,不算太宽的街道对面是年代悠久的温泉浴室,向前再走十多米就是稻河。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先生的旧居,就在稻河对岸的多儿巷中。

稻河河面上有着很多石桥,我家街对面的那座桥叫着通仓桥。两岸桥头植有各种树木,河岸不远处有一块石崖,崖壁如犬牙交错,参差有致。河岸有十多节石阶,一直延伸至河边。

当年城市还没有普及自来水,人们在河边用几排木板构造的跳板,供当年古街人淘米洗衣,当地人将此称之为码头。稻河岸边停靠着很多木船,船中有人家居住,置身其中,别有一番心境。无论你来自何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你都会感受到古城厚重的古韵和民风。

河面上那座通仓桥,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桥,年代久远。夏天,孩子们喜欢从桥上跃入河中游泳。孩子们落入水中溅起的浪花常常弄湿河边淘米洗衣人的衣服,从而引来人们的一阵嘻骂。当年,我在稻河中游过泳,但没有从桥上跳过水,这并非是生性胆小,而是性格使然。在我的记忆中,当年稻河里鱼虾很多,放学后我经常和伙伴们在岸边垂钓,每次都会满载而归。

时过境迁,很多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离开了稻河古街,离开了我居住的那座小楼已经数十年。说来也奇怪,离开后,我一直没有去过稻河老街,一直没有去看看我曾经居住过多年的那座小楼。其间,我也听说了人们对于稻河老街的不少议论。例如,“阔别了城市的霓虹,却又在城市的荫蔽之下;洗尽了尘世的铅华,却又同样上演着世间的浮华。”这是外地游客对“稻河古街区”的评价,“涵西五巷分居东西,稻河草河贯穿南北。“青砖黛瓦五巷情,文昌水秀稻河美。”这是本地人的自豪。

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议论,每次提及稻河老街,都会强烈地触动深藏在我内心的老街情结。在现代人的眼中,和都市的繁华相比,当年稻河老街的民宅区只是陈旧简陋的建筑群,甚至是臃肿不堪的陋巷。我想,正是这份简陋,才能更好的展现它真实的本质,才能真正反映这座千年古城沉淀已久的地方文化意识形态。

稻河古街区是T市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极为经典而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是因为古街的存在,从而向世人展现了泰州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根基和灵魂。

前些日子,我陪同外地来的亲友游览了新开街的T市稻河古街,感受着老街重新展现的当年风华。新开街的稻河古街区,古韵时尚兼具,既不失古朴底蕴,又富有时代风情。川淮鲁粤,众多的餐馆聚集在古街各显神通。慢慢向前走,各色的咖啡馆,茶餐厅遍布其间。走着走着,在你不经意间你就看到“文艺范儿”“木石奇缘”“最瓷”“翠玉堂”等十多家文玩商铺,众多的文化工作室,也为古街区添加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气息。

昔年稻河两岸曾因盐税而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如今脱胎换骨的稻河古街区重新亮相,


商铺林立,酒旗招展,比旧日繁华更盛。这是六百年前的稻河古街区延续起的一缕未曾断绝的文化脉络,这也是六百年后的稻河古街区在时代的春风里焕发新的光彩。

“涵西五巷分居东西,稻河草河贯穿南北。”始建于元末明初的稻河古街,T市古城最大的古建筑群落,时隔六百年后,正向世人缓缓掀开面纱,展露出绝世姿容。瓦椽飞檐,仍是旧时肌理,亭台楼阁,依稀往日风采。走在那庭院深深的老宅里,或徘徊于那悠长雅致的小巷中,常常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数百年的岁月似弹指,而容颜未改。

在如今的老街上,不少当年古街人的后代子孙依旧居住,依旧是柴米油盐的忙活。唯有小巷中的那些老人在安祥的晒着太阳,静静地温故着与古街的往事。当这一切场景重现世人的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会心灵悸动,也许这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信步走进一所旧居的天井里,我看到一棵不知名的古树,枝干光秃秃的,地上散落着几片发黄的树叶。我想,这不是因为主人的懒散,这也许是旧居的主人故意留下的。它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印证宅子的苍桑 ,更多的也许和我一样,是为了印证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往昔情结。

久久地站在稻河边,我感慨不已,稻河水仍然在奔流不息。这时,我想起《论语子罕篇》中的那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箭,很多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也一天天走向文明。但是,时间并非能够改变一切。你看,稻河水奔腾不息,依旧;古街区繁华热闹,依旧;内心处往昔情结,依旧。我突然明白,对于众多的寻常百姓来说,生活的真实意义所在,也许就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69f32f4028915f814dc2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