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十大节令的食俗

2022-10-16 20:5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间十大节令的食俗》,欢迎阅读!
食俗,节令,民间,十大



民间十大节令的食俗

--------------------------------------------------------------------------------

1、春节食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藏、白、傣三族外,其他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传统。汉族更是以春节为一年的最重要节日。一般休闲、庆典前后达一个月左右。

进入农历腊月底和正月初中旬,家家户户备好最好的美食,相互走亲访友或家人团聚共乐新年。汉族更是:"竭尽庐之入",把最好的肉类、菜类、果类、点心类摆满以宴宾客。

春节正值我国的冬末春始,气温很低,便于食物的保存,因此许多地方有盐渍物保存(俗称腊鱼、腊肉等),其味长、香厚,有其特别的风味。

少数民族过年极有特色:如彝族吃"坨坨肉",喝"转转酒"并赠送对方以示慷慨大方;壮族吃5斤多重的大粽粑以示富有;蒙古族围火塘"吃水饺",剩酒剩肉以祈盼来年富裕等等。

中华民族对""特别重视,除讲究""以外,其他如穿新衣、扫庭堂、挂春联等也特讲究。人们喜欢聚、求吉祥、祝平安的活动与丰富的"食俗"相溶,形成一年一度的传统的"年文化"

2、元宵食俗:

元宵的食、饮大都以"团圆"为旨,有园子、汤圆等。各地风俗不同造成一些差异:如东北在元宵节爱吃冻果、冻鱼肉,广东的元宵节喜欢""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

3、清明食俗:

公历45日前后的清明节,主题为"寒食"与扫墓。清明吃寒食,不动烟火,生吃冷菜、冷粥,如今因生活水平提高,多吃卤菜、盐茶蛋、面包、饮料等。

4、中元节食俗:

中元节也叫祭祖节每年农历的715日,是佛、道两教的祭祀亡灵的节日。因地域不同而食俗也不一样。有些地方捏面人祭祖宴客,有些地方以酒肉筵席请祖等等。

5、中秋节食俗:




中秋节也叫秋节女儿节团圆节等。在农历815日。中华民族对中秋节十分重视。中秋节最大的食物是月饼,象征团圆、吉祥,子辈给父老送月饼,朋友之间互送。月饼花色品种繁多,风格各异。

中秋节还有赏月的活动,伴随这些赏月活动的还有许多中秋食品,如藕品、香芋、柚子、花生、螃蟹等在中秋时节最为鲜美。少数民族也非常看重中秋节,有各种中秋活动,品尝各种风格独特的中秋食品:如傣族就会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和猪肉干巴,腌蛋和黄鳝干等等。

6、重阳节食俗:

重阳节也称敬老节老人节。在农历的九月九日,故名为重九或重阳。重阳节的食物大都是以奉献老人为主:吃花糕、螃蟹,有些地方还吃羊肉和狗肉;祝福老人,避邪躲灾,祈求健康是重阳节的主题,食俗也围绕这些方面而成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体系。

7、冬至节食俗:

冬至节也称贺冬节时在农历的十一月冬至这一天,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但各地的庆典方式有异,大都是因为冬至是吉日,所以祭祖庙会。伴随这些活动的食俗为:喝米酒、吃长生面、冬至肉、冬至团、馄饨。南方冬至时一般先扫墓后饮宴。饮宴名目有献冬至盘分冬至肉等。北方有馄饨拜冬羊肉熬头等。

8、腊八节食俗: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原是古代庆丰收酬谢祖宗的节日,后演变为纪念释伽牟尼成道的吉日,一般认为是驱寒、祭神和辞旧迎新,伴随这些活动的食俗为熬腊八粥和举行家宴,腊八粥也称五味粥七宝粥佛粥,由各种米、豆、果、菜、肉等47种原料煮成。真正上好的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养血、御寒等功能。

9、灶王节食俗:

灶王节也叫谢灶节辞灶节,一般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四,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幽默节,不同的地方过节的方法不太一样,大部分地区为过小年,北方一般包饺子,南方准备打年糕准备年货了。

10、除夕食俗:

农历岁末最后一天的晚上为除夕,我国众多民族共有的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除夕守岁,千年流传。南方的团年饭年夜饭宿年饭年根饭合欢宴等等,好吃的大菜应有尽有,北方必有饺子,称之为’“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具有团圆和甘美,庆丰收、贺岁迎新等多种含义与文化品位。

以上的十大节日食俗,大都是以民间农历为根据的,这主要是这些节日食俗是由先人传下来的,一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6e9e0aa6c30c2259019e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