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座——浅谈作文的语言

2022-08-25 18:30: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讲座——浅谈作文的语言》,欢迎阅读!
作文,讲座,语言

淡妆浓抹总相宜——谈谈作文的语言 目录:

第一章 描写的分类 第二章 人物的描写 第三章 环境的描写 第四章 语言的提升

一、描写的分类

作文语言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可从三方面入手:人物语言、人物动作、人物心理。 环境描写可从两方面入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什么是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如何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呢?

1、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出。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试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做生意,做小买卖。

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提示文章中心。



1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小明妈妈

2 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直接说盐放多了。

3 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4 小花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 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董卓(三国时一个骄傲的大官)怠慢了刘备,“莽张飞”生气了,想要杀掉董卓。刘备


与关公急忙阻止他。张飞说:“„„”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说明事由。

A:不杀就不杀吧,得罪他我可能会倒霉。

B:如果不杀这人,反而要在他手下听命,实在不甘心,二位哥哥在此,我投奔别处。 C:我们可是干大事的人,怎能与他一般计较,姑且饶他一回。(√) 小结:语言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就有所不同。

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课堂上: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下课时: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在家里:“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帮我找找!

3、神态动作辅助法

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原文: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蓝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

修改后: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蓝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时候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4、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

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时: “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思考:描写人物是否一定要用到语言描写的方法?你能否从下列例子得到启示?

1:阿累在内山完造的书店见到心中的偶像鲁迅,他只是啊啊两声怎么也说不出话。 2:林黛玉在病榻上听说贾宝玉娶亲,只是将两人共有的书稿烧掉,什么也没说。 启发:人在大喜大悲之时,不用语言描写,也能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描写方法使人物增色。




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动作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舔入口中。——《节俭的张先生》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向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思考:选段用了那些动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有何作用?

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用比喻写出了运动员的强健有力,蓄势待发的状态。

动作描写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他)蹒跚地走到铁道,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街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段中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道艰难、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

动作描写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她又看到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动作描写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动作描写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天啊!要迟到了。我(扔)开被子,(跳)下床来,(拽)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洗手间,(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下,飞快地(冲)出屋子。

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技巧如下:

(一)内心独白法:就是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形式描写出来,直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76bf4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