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课堂:“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五位一体”强化立德树人

2022-05-07 23:4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行课堂:“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五位一体”强化立德树人 》,欢迎阅读!
立德,知行,树人,五位一体,劳动教育

知行课堂:“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五位一体”强化立德树人

作者:张海峰

来源:《中国共青团》 2020年第1



张海峰宁波财经学院团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常态化地开展劳动教育?这是当前很多高校在探索解决的问题。部分高校阶段性地开展以卫生打扫、实验田耕种等形式完成“劳动教育”,缺乏育人实效。宁波财经学院团委依托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平台,坚持社会实践工作的重点落到“知行合一”上,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最佳途径。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之中,以“五位一体”打造社会实践模式,提升社会实践专业化水平,进而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教育回归本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知行课堂 把握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主阵地

作为第二课堂主阵地的社会实践,从课程培训到实践应用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行课堂”。这一课堂设计的全过程须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项培训、项目演练、工作实践、成果分享等环节的模块组合式培训体系。统筹安排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促进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培训内容融入了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实践案例分享,针对专业技能、摄影和新闻采编、社会调研方法、社会统计、调研报告撰写等方面展开课程培训。

基于课程培训,知行课堂在《宁波财经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下,着力探索社会实践路径,努力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建构“全员化参与→课程化改革→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精品化推进”全链条式 “五位一体”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五位一体”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秉承“知行合一 随才成就”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引导大学生走进田野融入实践,发扬劳动精神,参与劳动服务,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应用能力。这一模式主要基于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碎片化、临时性、表面化等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实践,在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中,探索开展“全员化参与”“课程化改革”“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精品化推进”的实践育人之道。

“五位一体” 将“劳动精神”融入实践育人模式

在社会实践校地共建的推动下,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社会产业、多方要素互动的人才培养需求,发扬劳动精神,参与劳动服务。宁波财经学院主动融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差异性和多样性,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

全面对接区域资源,系统构建校地合作、校政企联动的“五位一体”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

其中,全员化参与:首先常态化融入劳动教育,通过“生活体验馆学习”“跟着阿姨学”等劳动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另外,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校生面向学校全体师生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立项、评审、资助以及项目实践指导和操练。课程化改革: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强


化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融入专业技能培训、劳动观教育;继续完善社会实践制度,着力编写《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教材》,保障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量化的形式形成社会实践项目学分。项目化管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学习,在校生须完成个人项目1 次、团队项目1 次。社会化运作:在社会实践校地合作背景下,主要面向社会实践团队提供项目设计、管理咨询、资源对接,给予人才与技术支持、政策支持等。精品化推进:遵循双向受益的原则,面向项目团队开展项目识别、过程辅导、实践孵化等指导与服务,每年实行品牌项目、重点项目答辩,从往年的品牌和重点项目中遴选品牌化社会实践项目,提升社会实践质量。

多维耦合系统建构校地合作与实践育人培养共同体

空间结构上,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各学院等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组,通过资源、人才、知识、信息等为纽带,建立需求导向、全程参与、责权明确、发展共享的校地深度合作机制,构建校地共融,多部门多维耦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系统跟踪梳理社会实践项目,凸显校本特色和区域特色相结合,着力融合校本需求和区域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实践“一头热”问题与外部资源整合共享问题。

时间维度上,坚持培育3 年以上社会实践团。实践团以服务对接基地为主线,按照当地政府、村民的实际需求,综合形成“六层”整体推进开展实践活动:文明城市劝导层、地方产业培育层、美丽乡村设计层、艺术文化辅导层、理论知识宣讲层、地方旅游推广层。基于文明城市劝导层、地方产业培育层、美丽乡村设计层、艺术文化辅导层、理论知识宣讲层、地方旅游推广层等层层推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诚实劳动,创设并持续开展品牌项目。同时深化面向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通识教育,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培育劳动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成效。

项目驱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学校社会实践面向全校学生,以项目层层申报、重点及品牌项目培育为工作规制,形成了“项目驱动,品牌引领,覆盖全校”的社会实践格局。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在时空维度下以“全员化参与、课程化改革、精品化推进、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为社会实践新模式,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学生发扬劳动精神,参与劳动服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学生整体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形成全链条式的成果育人导向。通过社会实践,走出了一批获得学科竞赛奖的学霸、返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明星、热心公益的最美志愿者、扎根边疆的西部志愿者、热衷地方戏的戏曲演员等。丰富的社会实践给每一位大学生提供了从发掘自我到发展自我的舞台。

2019 年学校创新大学生“五位一体”治水实践模式入选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简报2019 年第4 期(总第679 期),获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肯定批示。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创新为身处不同领域、身怀各项技能的大学生提供了才能展示的“可能”。

在实践中,大学生加深了对青年发展、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了解。“知行课堂”对于大学生的意义,正是为他们在生活价值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可能的路径。学校在社会实践改革中,围绕立德树人的主题,探索劳动教育的突破口,打造了课堂设计、模式创新、育人协同项目驱动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型”向“应用实践型”的转变。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


途径。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开展,在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应该探索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更加“知行合一”地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责任编辑:郑迪方E-mail 450060131@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7fd45f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