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

2022-04-09 16:1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
知识点,唐诗,整理

《唐诗三首》知识点整理

一、译文

1. 石壕吏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的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

差役的叫嚷的多么暴怒!老妇哭的又是多么悲苦! 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幸存的暂且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的完结了。

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怜)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我好像听到有人低声的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了别。(老妇已被差役抓去服役了。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自从安史之乱后,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3.卖炭翁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发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

1




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格,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的是皇帝的命令。回转车头吆喝着牛朝北边的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但也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二、词语积累 1.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价钱 晓驾炭车辗冰辙(同“碾”碾压) 2.古今异义 老翁逾墙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出入无完裙( 古义:泛指衣服 今义:专指裙子)

听妇前致词(古义:对……说话 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 谢、祝贺、悼念之类的话)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接近 今义:方向) 高者挂罥长林梢( 古义:高 今义:长度) 长夜沾湿何由彻( 古义:到天亮 今义:彻底)

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概数,泛指多 今义:数词,表示确数) 三、知识点整理

1.文章主旨: 《石壕吏》本诗通过写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

2




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士人,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卖炭翁》本诗是一首叙事讽喻诗,诗歌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逾墙走”,写出了差役夜捉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3. 《石壕吏》中“独与老翁别”的“独”字暗示了什么? 答:“独”字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中。仅一个“独”字,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4. 《石壕吏》中思考妇人交代的内容,可分几层意思? 答: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诗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以小见大,推己及人,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抒发“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得以安乐的心愿,仍然表现出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7. 《卖炭翁》中试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行简要赏析。

答:这里运用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同情。

8.《卖炭翁》中“手把”“口称”“回”“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答: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这种强盗行径的批判,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和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acde15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