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面向未来

2022-12-23 10:3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要面向未来》,欢迎阅读!
面向,未来,教育

教育要面向未来

作者:吴新华

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10



| 吴新华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应阖家团聚、万家欢乐的2020年春节变成了一场与病毒对抗的“生命之战”,“封城”“宅家”“驰援”等一系列重拳齐发,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对抗疫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让原本“锦上添花”的在线教学、教育信息化摇身一变,成了“停课不停学”的“主角”。“空中课堂”“在线课堂”“云课堂”……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纷纷推送各种网上学习资源,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面对热热闹闹的在线教学,从教近四十年的我并未感觉多兴奋,反倒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停课不停学,真的就是线下受阻线上补吗?为考而教,为分而教,真的是疫情当下教育人的担当?为考而学,为分而学,真的是疫情当下学生应有的样态?少上一些课,真的会有大问题吗?非常时期,更需要我们教育人不忘初心、保持理性。无论何时,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应摆在首位,学校不能简单地把教学由教室搬到网上,进行填鸭式、题海式教学,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人!面向未来,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是有价值的教育

面向未来,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生命。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传承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这关系我们祖国的未来发展与走向。经历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变得坚强。孩子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停一停,让灵魂休息一下、思考一下,不是什么坏事。此时此刻,如果能够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那么就可以让新冠肺炎这场灾难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丰沃土壤,使他们的生命成长得更理性、更丰盈、更厚重、更坚强。这样做才是民族之幸事!要让孩子们明白“逆行者”的生命意义、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明白“宅家”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明白“我”与他人、社会、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我”是最小

国,国是最大家,为国担责义不容辞。因此,探究生命意义的教育应成为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

面向未来,教育不仅在意分数,而且要传承以自然为友、以真理为友的信念。强调信念教育迫在眉睫。教育真的不能再追求分数至上了,“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真的要摒弃了,到了为孩子们开设“人性”“人与自然”这一课的时候了,希望这场灾难能真正改变教育的价值取向。让孩子们懂得诚信的意义是什么,懂得做人做事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懂得当人类有灾时要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把这些像基因一样根植到孩子们的心脉里。我们应该明白:大自然从来都可以不需要人类,是人类离不开大自然,是人类离不开地球。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自觉保护大自然,用实际行动拯救我们自己以及后代。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自然真相,却依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补上“人生与自然”这一课吧,让孩子不仅能敬畏自然,而且能成为有一具健康体魄、一种乐观心态、一个有趣灵魂的人,同时,明白在一片茫然的世界里探寻,与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倒不如认为自己是难有所能,明白大千世间里有许许多多自己做不到或做不了的事情,明白要以和为上、以善为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皆如此。谨记:就算我们不敬畏,至少应该有所胆怯;就算我们不慈悲,至少应该有所收敛。

面向未来,教育不仅培养学富五车的人,而且要培养有责任敢担当、明方向懂使命的人。当下真的不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时候,而应是鼓励和指导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进行高质量亲子活动的时候。例如:共读一本书(如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讲讲家庭故事,整理家庭照片,


共写抗疫日记,看几部高质量的电影,开开家庭故事会、赛诗会、才艺展示会、家务劳动比赛,等等。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上网了解关于抗击疫情的动态并辨别真假的时候。要鼓励孩子们了解疫情到来时各领域人员的工作情况,全面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增加对人性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提高思辨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不要陷入“除了上课还是上课”这一怪圈。其实,我们上的文化课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是时候做做减法了。这个时候,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长大做一个怎样的人”“现在我能做什么”等问题,用哲学的观点去了解当前所发生的一切,去思考如何应对各种新闻消息等,从而明白和坚定自己将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大爱与道德、责任和担当。我们要将网课上成一节关于敬畏自然的课、关于人性底线的课、关于应对危机的课、关于独立思考的课……这个世界不缺有钱人,也不缺文化人,唯独缺少有真情有正义、既勇敢又善良的人,愿我们的孩子能成为这样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每临大事需静气,教育尤其如此。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劳动,实现更有价值的自主成长。无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还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教育人都需要保持一份静气与定力,让教育始终能够沿着有情怀、有温度的方向稳健前行。这不仅是学生之需,也是教育之需,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之需。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书院名誉校长、广东省罗定市培献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d5f2e7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