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杜甫诗中鸟的意象

2023-01-09 17:1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渊明杜甫诗中鸟的意象》,欢迎阅读!
陶渊明,诗中,意象,杜甫

陶渊明杜甫诗中鸟的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鸟 付倬羿

鸟是中国历代古典诗歌意象群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历代表现写鸟的诗句很多这些种类不一、姿态万千的飞鸟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姿、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它们或离群掉队,苦苦挣扎于浩茫云天;或展翅奋飞,搏击凡鸟而雄视天下;或一展歌喉,欢呼春天,歌唱自由;或联拳静卧,露宿沙头,安享静谧……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让人目不暇接: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 ——李中《思九江旧居》

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曹植《情诗》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乡。

——《玉台新咏〃艳歌行》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中,清泗与淮通。 ——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其中陶渊明和杜甫的最为有名,下面我就来简单小议他们笔下的飞鸟。

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多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是其道德情操、人格精神的突出体现,他用这种意象表现人生,书写生活,折射出一生追寻与求索的心路历程。

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边最有思想性的诗人,也是内心最为平静的一


个诗人。可是他不是单纯的平静,他是经过许多心灵的矛盾冲突之后才平静下来的。“飞鸟”以一种鲜活生命力的象征跳跃在陶诗之中,是其苦苦抉择一生而又追求一生的写照。陶渊明的诗中处处有鸟,时时有鸟,鸟与诗人物我相融,仿佛一只飞来飞去的精灵贯穿了诗人一生的道路和心路历程,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从而更有力地凸现了诗人不朽的人格。鸟的高飞远举象征他早期对的功业追求,更象征他一生尤其是后来摆脱名利和生死拘束所追求的精神上的自由。《杂诗》其五写到:“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看作是早期内心世界的写照。后期诗中之鸟,意义发生了转换,他形容自己的仕宦经历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将官场生涯比作牢笼,将他对个体自由的渴望比作恋旧林。他以鸟自喻,鸟儿应当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林间,飞翔于高空,那么自己也应当返璞归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过“请息交以绝游”的生活,在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归去来兮辞》中的“飞鸟”是“鸟倦飞而知还”的“倦鸟”,它是被情

思化、人格化了的意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他以鸟代人,以鸟之迟出早归喻自己刚刚出仕又旋即归隐,表达出立志归隐,不管环境怎样恶劣都要“守旧辙”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伴随着归隐之际的孤寂与苦闷、探求与无奈。《归去来兮辞》无异于他终生归隐不仕的宣言。在诗人笔下,鸟即是我,鸟欢即是我欢。

杜甫诗中的鸟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表达他的心情。如《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3abe30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