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写听课笔记听课笔记

2023-02-08 19: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师怎样写听课笔记听课笔记》,欢迎阅读!
听课,笔记,老师,怎样

老师怎样写听课笔记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怎么写?去看老师们的听课本,可谓五花八门。曾见到有的学校将听课笔记本统一化的做法,听课者按照格式要求,统一填写栏目内容,仿佛又是一种新的八股教条。听课有必要面面俱到、洋洋洒洒地去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吗?甚至连老师和学生的每一句都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我认为大可不必。听课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教师不是摄像机,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作一翻录。而应讲究听课技巧,记录时做到有所选择,要学会去粗存精”, 让自己真正从听课中受益。如果只忙于低头完成对课堂的文字实录却顾不上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的洞察和思考,则会得不偿失。 记录精彩。听课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而去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妙之处,我们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比如,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教者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之巧妙处,善于诱导启发思维之经典处,学生积极动脑智慧闪现之精彩处,善于探究触类旁通之关键处,或一个巧妙的过渡,一段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一个富含深意的动作等等,都应重点记录。至于师生那些最寻常、最直接的活动和对话可略记。如果我们在听课时能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别人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课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记录不足。听课评课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要能够客观恰当地指出授课教师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记听课笔记时抓住重点,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在教材处理、课堂调节、课堂节奏、学生活动等方面找出成功中的不足,结构松散节奏平淡过渡生硬层次不清气氛沉闷等等。听课笔记听课的过程中,对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地方,用特殊方式标记出来,用以反思、商榷和询问。比如:这个问题有必要问吗?能否这样处理教材?


还有比这更好的处理办法吗?如果这节课让我来讲应如何做?学生的这个回答有道理吗?是否不宜简单地否定?这个活动的设计有必要吗?是否画蛇添足?当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执教教师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样的环节设计时,更应做好记录。同时最好也写下自己在以前的课堂中是如何处理这个环节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课后再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别人,看不到讲课教师的长处,又可以避免无原则地认同讲课教师的设计,看不到执教者思路、方法的不足。只要遵循客观评价的原则,坚持学术探讨的态度,就不必担心记录不足、记录失误,会带给授课教师以尴尬和难堪。

记录感悟。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场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激活其思维,使其产生联想和想像,但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当时的感想、感悟和收获,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进行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当然,听课时的感悟并不能立即在听课时成文,这时我们只要写几个关键词即可,课后可根据关键词进行相关整理。

记录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课不思考等于没听,如果光看课堂上的表面现象而不去弄清教者的设计意图,一味进鹦鹉学舌式地机械模仿,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借其所长为我所用,见其所短为我所鉴。因此,每次听过课后都应该对听课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思。这些反思的内容,可以用简单的文字梳理在听课笔记本上,如本节课的优缺点、我的建议,等等,作为评课时的依据。这种反思,不仅能使授课人受益,而且使听课人在反思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水平。 记录特色。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及独特的教学特色。有的偏重情感教学;有的发挥民主教学;有的教师在情景教学中使学生如临其境,自如发挥;有的在兴趣教学中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4a8bec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