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述志诗·飞鸟遗迹翻译赏析

2022-07-24 03: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述志诗·飞鸟遗迹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遗迹,赏析,飞鸟,翻译

古诗述志诗·飞鸟遗迹翻译赏析

《述志诗·飞鸟遗迹》作者为南北朝诗人仲长统。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六合之内,至心所欲。 事可遗,何为局促。 【前言】 《述志诗》是由东汉仲长统创作的诗歌。诗中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一种绝望的愤激,及对人生的热爱和生命价值的珍惜。在艺术上,《述志诗》是完美的四言诗,气势雄伟,富于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从语言到形象充满瑰丽雄壮的阳刚之美与痛快淋漓的风格。 【注释】 1)腾蛇:是一种会架雾的蛇,是一种仙兽,一名“螣蛇”,也叫飞蛇。《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之山 ﹞多白蛇、飞蛇。 郭璞注:“即螣蛇,乘雾而飞者。 《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尔雅·释鱼》“螣,螣蛇”。郭璞注:“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 2)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达士:心胸豁达的人。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4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 5)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6)帏、幄:帐幕。 7)霄:云霄。 8)沆瀣:夜间的水汽,露水。《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9)遗:舍弃。《论语·泰伯》:故旧不遗。 10)局促:形容

1


受束缚而不得舒展。 【翻译】 无。 【赏析】 《述志诗》两首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宣言。 在《述志诗》第一首中,诗人先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灵异现象对比:飞鸟逝去,会在地上留下足迹;蝉从幼蛹变化出来,遗弃外壳;腾蛇死去,去下它的鳞皮;神龙最后丧失它的犄角,不再是龙。诗人由此展开他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物尚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有变化的神异本领。他认为修养极高的“志士达人”能变化,能超群拔俗。其特异之处是:乘云不必用辔头,驾风飞行不必用脚。以天上的赤气作他的帷幄账幕,以夜半雾气作为饮食,太阳作为蜡烛,恒星作为明亮的珠子,朝霞当作温润的美玉。上下四方之内可以随心所欲来往,这是多么自由自在?人世间各种纷扰之事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限制在狭小的世俗局促范围内?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个人价值的一种全新角度的思考,他立图摆脱污浊尘世的束缚,在理想的天国中遨游,以此来对抗、傲视黑暗的现实。近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极大,把丰富多彩的个性与幻想消融于对制度的驯顺服从中,统的、一种模式的单相思维也牢牢地禁锢着国人的头脑。仲长统的这种异端思想在上述的两个方面都大胆地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黑、寂的夜空,十分珍贵。 当然,诗人的思想,从根本上讲还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出世”本身就是对污浊黑暗的现实人生的一种批判、否定、不满和对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6b6f36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