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2022-07-05 23:3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资源化,实施方案,垃圾,利用,农村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我镇实现绿色崛起,打造水乡田园城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镇委、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为使此项工作科学标准、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在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的根底上,围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总体目标,以"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为衡量标准,改革农村生活垃圾传统处理方式,通过分类收集、减量处理、资源利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根本原那么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以镇域为单位,编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划方案,优选生物处理或好氧堆肥为主的适用技术模式,细化终端设施的布点、规模、辐射区域,合理配备保洁员〔分拣员〕数量,明确工作时间、步骤等。 2.分步推进,创新带动。选取局部有代表性的村〔居〕先行试点,探索构建适合当地的"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生物堆肥";运行体系。鼓励试点村大胆改革创新,拓宽制度建设思路,保障长效运行。 3.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教育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创立各种形式载体,充分调动广阔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目标任务 通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根底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建立,初步形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和运行体系。 20__12月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覆盖50%的村。 20__12月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覆盖80%的村,并在经费筹集、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二、工作标准 〔一〕垃圾种类 农村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动物内脏、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秆、枯枝烂叶、棉壳、残次水果等生产垃圾。 3.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的物质、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装品等。 4.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二〕分类方法 采用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分拣员〕二次分拣的模式。农户将"可腐烂";"不可腐烂";垃圾分类投放后,由保洁〔分拣员〕每天将农户投放的垃圾收集运送至村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分拣场与堆肥〔房〕同点规划建设,二次分拣主要是分拣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三〕终端处置 1.可回收垃圾处理。各村与废旧品回收站、回收公司联系收购,可由保洁员〔分拣员〕负责,可回收垃圾应尽量回收。 2.可堆肥垃圾处理。集中到堆肥站〔房〕堆肥发酵后还田。 3.有害垃圾处理。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相关规定,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4.其他垃圾处理。按原模式纳入"户归点进桶、组清扫分类、村保洁监管、镇集并转运、市集中处理";体系,统一密闭清运至镇垃圾压缩站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生物堆肥 肥站〔房〕主要采取以下两种生物堆肥处置模式: 1.微生物发酵反应器处置模式。通过机器粉碎、菌种发酵处置,实现快速处置可堆肥垃圾。 2.太阳能辅助好氧堆肥处置模式。利用太阳能加热,促进堆肥微生物加快反应与生成。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阶段〔20______日~20______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明确目标步骤,落实职责分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 〔二〕试点试行阶段〔20______日~20______日〕。在50%的村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含: 1.配备分类收集设施。每个村民小组设垃圾集中投放点一处,配"可腐烂";"不可腐烂";"有害";"可回收";垃圾桶各一个;每户配"可腐烂";"不可腐烂";垃圾桶各一个。垃圾桶颜色标识必须全镇统一。 2.配备分类转运设施。对垃圾转运车进行改造升级,必须为两格式或多格式转运车,便于保洁员〔分拣员〕分类转运。 3.配备终端处理设施。要结合本辖区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每个村至少建设1处垃圾堆肥站或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 4.配备垃圾分类队伍。保洁员〔分拣员〕原那么上按1001501名的要求配备,每个堆肥站操作员按12名的标准配备。要选择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农户担任保洁员〔分拣员〕、操作员,同时加强培训教育,使保洁员〔分拣员〕、操作员熟练掌握生活垃圾种类及分类处置方法,方便工作开展。 5.引导群众进行粗分类。积极引导广阔群众从源头开始,将生活垃圾按"可腐烂";"不可腐烂";两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6.催促保洁员进行细分类。保洁员〔分拣员〕在每天的收集过程中,要负责对农户分类质量的指导和监督,并在垃圾分拣场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确保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严格分类。 〔三〕全面推广阶段〔20______日~20______日〕。对已实施垃圾分类的村的设施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工作成效,补齐工作短板,统一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覆盖80%的村〔居〕,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工作纳入常态化运行和日常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由镇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负责谋划、统筹、协调、督查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镇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负主体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并提供资金保障。 〔二〕保障经费投入。镇政府及各村要多方筹措与统筹工作展开的必要资金投入,确保顺利推进。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签订农户"门前三包";责任书,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偿效劳费收缴纳入村规民约,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气氛。 〔三〕严格考核督查。将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村两委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农户垃圾分类鼓励方法,充分发挥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采用分级考核制,建立村日查、镇月查及群众全程监督的督查考核体系,相关结果列入村干部、保洁员及保洁公司工作考核内容。 〔四〕营造良好气氛。通过播送、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效益,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通过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气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93eef1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