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古诗词阅读理解

2022-12-09 17: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古诗词阅读理解》,欢迎阅读!
长卿,八首,礼部,夜阑,古诗词

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刘长卿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注】飗飗(liú:风吹貌。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渲染了一种澄澈静谧的氛围:月光皎洁,洒满小屋,夜深人静,正宜听琴。 B静听描摹听琴者入神的情态,从侧面衬托出琴声的超妙,照应题中字。 C松风寒以风入松林形容琴声凄清,化听觉为视觉,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D.颈联在对比中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尾联点明写作目的,即礼部李侍郎。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诗人自爱古调,而今人大多不弹,自己的爱好不合时宜,诗人以此抒发了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

诗人向李侍郎投赠此曲,表达了幸得知音的快慰,也隐含了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化听觉为视觉错,应是化听觉为触觉。为触觉描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后四句议论性抒情。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是说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




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可见诗人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向君投此曲表达了幸得知音的快慰,也隐含了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帮助的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9c9724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