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022-06-27 07:3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我国,环境

我国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第四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发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最终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成社会共识。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提出了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1 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1.1 人们缺少环保意识

公民从小没有培养出良好的环保意识, 他们感觉环保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 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保护生态环境与自己无关的定性思维, 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农民, 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 环保意识更加薄弱, 在他们耕种时, 无意识的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 对地表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间接的影响了生态平衡。 1.2 资源缺少合理的利用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所需要的开资源的本身或者资源的替代物不能跟上企业对可以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 甚至是远远超过了其补给速度, 这样会使得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加快。企业缺少环保观念, 在进行生产时, 往往会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破坏生态。企业不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造成了可怕的环境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注重经济效益, 淡化了环境的因素,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 1.3 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我国虽然有着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 但因为其制定的时间比较久, 规范的适用范围也没有随着时代改进, 而且具有不健全的特性, 这样更使企业变本加厉。同时, 也致使政府的监管力度降低。


1.4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大, 同时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增长速度较快, 而且有的草地出现退化、沙化的现象。西部最明显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现象, 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陡坡种粮、毁林开荒, 致使植被遭到破坏。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西部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 打破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并且导致长江等临近地区的江河出现淤积抬高现象, 加重了洪水隐患。在此现象下, 北方一些地区的干旱情况变的严重, 这就使水资源在地方运用的不平衡矛盾加大;环境调节能力下降, 自然灾害频发。这种情况下, 河流断流, 植被缩减, 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的几率越来越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长江、塔里木河等流域的这些问题, 荒漠化的问题就回一直跟随着我们, 这些会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 阻碍着我国发展可持续发展脚步的前行。因此, 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2 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加强宣传力度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尽量实现人人都有环保意识。有关单位应当加大对保护环境方面的宣传, 完善社会全体的参与体系。增加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 利用网络、新闻等途径宣传环境保护, 要形成出人人关心、人人实施的社会现象。进行环保普及活动, 公开环保信息, 确保社会人民清楚明白政府为环境保护贡献出的力量。实行奖励举报破坏环境行为的制度, 开展环保会议, 允许群众公开听证, 让群众监督与执法相结合。 2.2 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 做到节能减排。有关单位应当严格的按照法律规范来监管企业, 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应当适当加大, 能够做到结构减排以及管理减排, 把控制污染排放, 保护环境落实;有关单位人员在工作时, 加大对污水厂以及垃圾厂的监督管理, 严格按照执法要求执行;加强对钢铁等产业的治理, 增强执法力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不破坏生态环境, 实现环境、经济的全方面发展。 2.3 健全法律体系 要全面思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综合安排,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执法要求执行, 健全相关的法律, 有规划的治理环境问题。加强对地方环境问题的


监督管理, 建立国家环境监督体制, 完善监测体系。 2.4 实施退耕还林制度 在保护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来说,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举措, 对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耕地, 有顺序的实施退耕政策。本着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在适当的地域种树植草, 尽量恢复植被面积;同时对适合种植植被的地方进行种植, 加大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保证现有植被不会遭到破坏;增加国家对退耕人员的补偿, 可以赔偿给还林还草的人家粮食, 确保农民在退耕还草后生活有保障, 保证农民的收入, 用粮食补偿的方式调动人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当然, 可以也可以实施个人承包的措施, 保护生态, 把植被保护的责任分配到个人身上, 国家给予积极植树种草的人员现金补助, 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在保障人民权益的前提下, 促使群众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 针对面临的问题, 我们需要改善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做到经济与环境相适应。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到消耗低, 效益高,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环境问题的本质,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陈培生.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08) . 2】杨文玢.浅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法制博览, 2016 (09)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a5c3de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