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译文

2024-02-13 04:4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译文》,欢迎阅读!
长卿,译文,上人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解】

1.灵澈:人名,当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生于会稽,与刘长卿、皎然友善。 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3.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4.杳杳(yǎo):隐约,深远的样子。 5.(hè):背、负。

6.杳杳:深暗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7.荷笠:背着斗笠。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8.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韵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灵澈上人与刘长卿】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早年从严维学诗,颇有诗名,诗僧皎然荐之为官,后因获罪权贵而遭贬徙,归隐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刘长卿和灵澈是一对忘年交。他们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


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b889a0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