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2023-03-28 11:2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欢迎阅读!
现代主义,思潮,文学



新时期现代主义 朱敏

摘要艺术总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二新时期义学,结束了前三十年文学发展的一元封闭状态,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发展阶段,并以震撼人心的力度和迅猛发展之势,造就了一派生机。新时期的二十年,几乎是中国文坛对西方两百文学历史的浓缩性摹仿,尤其是东方大陆在后工业文明还未到来的前提下,却超前进入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孕育期,“过电影”式的又学m潮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前三十年文学一元发展的封闭状态,步人开放的多元发展阶段。不仅在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所进步,而且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其文学观念、表现技巧、艺术形式也大大改观。新时期,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滥疡,是由“文革”这一社会事件为之提供了产生的土壤。‘文革”给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人们陷人苦闷、仿徨、反思、困惑乃至绝望的思想境地。巨大精神'J .f求必然会通过文学来表现,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乘虚而人。下列拟从诗歌和小说两个领域来谈的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

朦胧诗。新时期现实主义诗歌主潮,吸收并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因素,出现了以朦胧诗为标志的新诗潮。‘已冲击着传统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坛的基本格局和风貌。诗的现代意识增强了,高扬自我,凸现个性,具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变革意识。新潮诗人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内b世界,从外在象征上选择对应物,来凝聚苦难的意象,并且)‘一泛运用象征、隐喻、暗示等表现手法,1Z至达到“非象征不淡诗歌”的境地,意象化和象征化成为新诗潮的共同特征。诗的跳跃性强,没有完整的情节和连贯的情绪,有力地克服了传统诗歌“直、白、浅、露”的缺点,以潜隐的方式、组合成的意象抒写人生迷茫、苦闷、忧虑的情绪,抒写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等。他们的创作代表了朦胧诗的总体艺术风貌〔〕如舒婷的诗(祖国呵,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中,作者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冰”“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新鲜奇特的意象士’,来传达对充满灾难的祖国和在灾难中挣扎奋进的民族的总体感受。作者没有铺写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是从贫困落后的现实出发,从人民痛苦的追求写起,表达了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她的诗大多通过自我情感的抒发,折射出十年浩劫在一代青年心灵上留下的深刻烙印,及其对终极价值的追求。

后朦胧诗。随着改l'li开放的深人进行,现代主义很快步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诗派也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解除了绝对信仰和终极价值,从对终极目的的寻求转人对过程的展示,从地确定意义的追求转入对过程的展示,从对确定意义的追求转入对意义的消解‘。在诗坛,继朦胧诗潮后又出现了朦胧诗后新生代,为新时期诗歌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后现代主义朦胧诗歌强调预言是生命的感觉语言,是诗人生命存在形式,应该返朴归真,在题材上趋向于平民化、世俗化,展示小人物的日常生存状态和感受,淡化英雄意识, 反对崇高观念。

韩东,李亚伟是这方而的突出代表。如韩东的诗14(山民》,就是一种纯粹客观的叙述。“小时候,他问父亲/‘山那边是什么’/父亲说‘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语言平易朴实,单纯简洁,口语化。“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Cz1有力地批判了传统文化中落后保守的一而,揭示了不甘于命运束缚,却又无力摆脱的一种无奈。又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这首诗,积淀深厚历史内涵的大雁塔已失去意义,大雁塔没能激发出“思古之幽情”,也没能唤起对历史的厚重感,相反,却能在纯粹客观的叙述中,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 可奈何的懒散感觉。

意识流小说。改革开放以来,作家的放眼世界,对西方文艺大胆借鉴。在小说界,首先是意识流手法的借用。“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艺中的一种创作手法,多表现人性中非理性、下意识的东西,有助于心灵世界的刻画。率先尝试这一艺术手法的是王蒙和茹志鹃,他们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中的艺术形式和技巧,舍其哲学意蕴,代之以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意识流中没有绝望的病态的心理,而表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情绪,故又称为‘东方意识流”“中国意识流。”如王蒙的《春之声》r,1,描写了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刚从西德考察归来,在探亲途中挤在闷罐车里的一段经历和感受、作者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按时间顺序去描述乘车回家的过程及见闻,而是突破时间限制,着重表现人物坐在闷罐车中的意识流动。由“恍”的一声车门关上写起,他的大脑开始自由联想。这种联想没有任何内在逻辑性,完全是一种对故乡,对童年,对亲人,对工作,对政治的原发型自由联想,再现了一位饱经沧桑却满怀憧憬的知识分子心灵面貌。《春之声》改变了传统小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直接深人到心灵深处,运用大脑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使客观事物与主观表现相统一,体现了王蒙的创作思想。

荒诞小说。如果说王蒙等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和借鉴,多停留在技巧和方法的层面,其艺术观和世界观并非真正具有现代意识,那么刘索拉、徐星、残雪、莫言、马原、洪峰、余华、苏童等作家作品的出现,则标志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




:他们的小说中多有对生存荒诞感的表现,具有文化批判、社会批判的积极意义。1 985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问世,表现了一个新颖而又为当时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人生追求—寻找白我。在《你别无选择》中,一群艺术学院的大学生,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但在怪诞言行的外衣下,可以发现他们的迷惘、愤感、沉沦,也有抗议、挣扎和拼搏,带有积极的挑.钱和反叛意味。作者超越了社会政治道德主题,而去探索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持有的方式表达了生存荒诞感。残雪的作品把对荒诞感的表现推向极致。《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充满病狂梦魔的作品,在荒诞怪异的幻想中显示绝望,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种无法消除的恐惧和焦虑。在她笔下,毛毯会飞,耳朵能长出桂花树,作者以一种变形的虚构来描写精神真实 寻根小说、1985年韩少功提出文学“寻根”的口号。他主张: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如果割断传统,失落气脉,老是从内地文学中移植一些主题和手法,势必是无源之水,很难有新的生机和生气、.al他发表的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都体现了文化寻根精神,并对此后形成的寻根文学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寻根小说家们不是正而地描写现实人生,而是写古旧的文化遗存,通过主观化的处理,以现代意识反思传统文化。《爸爸爸》展示了生活于“夷蛮之地”的鸡头寨中,一个族类的历史及其赖以生存的原始文化形态。主人公丙息,始终只有原始性的智力和语言系统,是这个封闭、蒙昧、野蛮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产物,是封闭、僵死的文化生态的一种象征、在创作上明显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还吸收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原始的自然景观和迷信风俗,神秘莫测,亦真亦幻。

新写实小说。1989年《钟山》第3期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它们在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状态的描绘,直而惨淡的人生。虽属现实主义范畴,但决非现实主义小说的简单回归,而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借鉴并吸收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刘恒、刘震云、池莉、方方等作家的作品,大多表现普通人、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试图揭示出一种文化心态的积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文化探寻、如池莉的《烦恼人生》fsJ展示了当代中国一普通工人的一天生活、吃饭、赶车、上班、带孩子、做家事、睡觉、做梦等,无疑是无数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所]5难以超越和摆脱的困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超越个人自我情感来审视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烦恼中不乏追求。这也是池莉作品的独特之处,她能于沉重灰暗的人生画而中透出活力和亮色,在烦恼中隐含着对生活、对生命的追求和挚爱。

都市市民小说。王朔的小说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城市平民文化的产物,市民趣味很厚。他的创作及其在社会上的巨大反响,构成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趋势r其主要作品有《顽主》《我是你爸爸》《千万别把我当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王朔擅于描写那些没有固定职业的都市青年形象,既不愿循规蹈矩,又不愿付出艰辛去开创事业,却惯于在自嘲中阴险地嘲讽整个社会。王塑小说代表了都市民间文化中虚无、颓废的一面,具有极强的文化颠覆性。



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其独有的先锋性向正统文学观念提出挑战,加快了文学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文体审美形式的变革。同时,拓展文艺表现范围,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一叨内容,大到国际风云变幻,小至日常琐事,都被纳人作家笔端,极大地扩展了文学思维。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以一种“宽容”的姿态肯定了生活中的黑暗乃至罪恶,于是,假丑恶亦普遍渗 文学作品之中,不再处于陪衬地位,而越居主导的地位,打破了和谐的审美观念,有其创新意义。

但同时,我们应警觉到,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极端地抒写个性,张扬自我,只关注身边琐事,对事件进程,对人物命运不作动态描写,而只作现有状态的描绘,看不见一点亮色,缺乏对未来的远景透视,忽视时代、社会赋予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以新写实小说家为例,他们中不少人在生活的挤压下,缺乏高远的眼光,很难感受到时代伟大灵魂的跳动。池莉说:“我上下班得挤三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车老坏,路老堵塞,可我又拼命想早点到,一天三餐饭,柴米油盐永远是轮番着缺乏,肉鱼蛋不是买不着就是买不起,我却又想Iff饭、菜都做得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我得买菜做饭洗衣,打扫房间;太阳出来了得赶紧晒被褥....一这种真实的生活感受体现了作家的敏感多思,但在感受这种悲哀时,却对时代大潮中涌动着变革生活的激情无动于衷,对时代新人为开创美好生活的奋力拼搏,疏忽在外。他们的眼光只触及庸常人生,而缺乏对时代建立更为科学积极 的思维。

对于王塑们的玩世不恭,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肩负有追求伟大文化目标的作家们来说,更应选择使命感和殉道精神。虽然世俗化是当今文化的强大潮流,但精英文化也应洁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使命。在这方而,张承志们则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c12f3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