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民族精神

2023-04-18 11: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民族精神》,欢迎阅读!
先烈,缅怀,传承,革命,民族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民族精神

——夏邑县第五初级中学清明节陈官庄扫墓纪实

202143日上午,第五初级中学王鹏校长率领校委会成员和全体党员教师前往永城陈官庄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英烈活动。

临近清明,细雨绵绵,烟雾蒙蒙。这样的天气给整个祭扫活动增添了更多缅怀的氛围,仿佛苍天也为英烈们的壮举悲怆落泪。来到了烈士陵园,虽然我们六点就出发了,但门口早已排满了长长的队伍,有单位的职工,有学校的学生,还有几位身着绿军装的老战士,他们白发苍苍,手执菊花,面色凝重。红色的条幅,鲜艳的国旗,醒目的党旗、团旗、队旗昭示着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用同一种方式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敬意和缅怀。人山人海的队伍鸦雀无声,有鲜艳的旗帜在风中呼呼作响。平时嬉闹的孩子们身着整洁的校服在风雨中肃立着,仿佛怕打扰沉睡地下的英灵,鲜艳的红领巾在他们的胸前飘扬,他们稚嫩的脸上流露的坚毅目光,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走进陵园的大门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一直通向英雄纪念碑,道路两旁绿草如茵,鲜花怒放,青松翠柏,高耸入云。纪念碑共有三层平台,高约30米,巍峨挺拔,庄严大气,纪念碑的正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淮海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站在纪念碑前一股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王鹏校长率领全体党员教师在纪念碑前整齐肃立,党旗鲜艳,国旗飘扬,仪式场面庄严肃穆。祭扫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高唱国歌,不是为了打扰沉睡的英灵,只是让他们能够听得祖国人民深情的呼唤。接下来王鹏校长、孙宇强书记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全体人员向烈士默哀,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没有他们的英勇付出,哪来我们今天幸福的和平生活。我们不仅要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更应该沿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路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罗启峰副校长率领全体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们神情严肃,宣读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懂事的孩子看到大人们握拳宣誓,自觉的行起了标准的队礼。此时时刻,祭扫活动也达到了高潮,这是对着先烈们的铿锵誓言,这也是党员自身最大的激励,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甘洒热血写春秋。

年轻的党员刘锦老师作为代表发言,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在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缅怀这些曾经为了中国革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虽然他们早已消失在滚滚革命浪潮之中,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丰功伟绩注定永载史册,代代相传!我们也定会时时刻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督促自己,把爱祖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怀,融入到平日具体的行动中去,让小事洗礼我们的灵魂,让英烈见证我们的成长。

王鹏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王校长指出,缅怀革命先烈,宣讲红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位党员教师神圣的责任。我们要把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孩子懂得过去之苦,才能更加珍惜今日之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血风腥雨的战争岁月里,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而赴汤蹈火,舍身取义,在品读他们坚贞、崇高、不朽的信仰中,我们要铭记住他们那源远流长,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如今,生活在和平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重任在肩,道阻且长,但有了先烈们的指引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民主,让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这就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祭奠。 王校长的讲话入情入理,振奋人心。最后,全体党员教师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整个祭扫仪式圆满结束。

接下来,在讲解员的引领之下,我们一起有序参观了纪念馆,一幅幅鲜活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布景,都让我们仿佛穿越到那个硝烟弥漫,战火滔天的战争年代。看到他们简陋的装备,英勇的气概,无畏的精神,辉煌的战绩,无不让每一位参观者为之动容,倍感和平时期来之


不易。最让人感动是纪念馆后面的英烈陵墓和英烈墙,看到他们的名字不曾认识,他们的年龄却让人痛心,他们的平均年龄才二十岁左右,他们还没有经历生活的美好,但为了革命的下一代,献出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诘责生活的不公,去抱怨工作的繁重,他们连这样一个机会都没有。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太幸运太幸福了,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何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敬爱的革命先烈们,请相信,我们一定铭记你们的信仰,实现你们的愿望,把革命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回去的路上,依旧烟雾蒙蒙,细雨绵绵,车厢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大家都默不作声。我想,每个人都在思考,思考我们的过去,思考我们的现在,思考我们的将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cd375b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