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生存美学研究现状

2023-05-03 20: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福柯生存美学研究现状》,欢迎阅读!
福柯,美学,现状,生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福柯生存美学研究现状

作者:徐晶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0

摘要:溯源而上,生存美学是福柯晚期考察了古希腊众多文献及思想后正式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生存美学早在古希腊就存在,并被当代的智者们当作寻求自身幸福的生活方式而实践着。本文将从生存美学理论的内涵出发,概括出国内学术界对福柯生存美学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福柯;生存美学;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徐晶(1987-),女,湖南岳阳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文论与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196-01 1.福柯与生存美学

生存美学概念最早出现于福柯的著作中,他于1982年在法兰西学院教授立体解释学课程中提及。生存美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思想早在福柯初期的思想中和中期思想的著作及其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是福柯的生活观和理论观的根基。[1]

福柯关于生存美学的著作有《主体解释学》(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道德的复归》、《何为启蒙》(What is Enlightenment)、《性经验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论伦理谱系学》(On the Genealogy of Ethics)、《生存美学》(Aesthetics of Existence)、《自我技术》(Technologies of the Self)等。从理论上来讲,他的生存美学思想史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生存美学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同时也是他对近现代西方人现实的生存状况的一种研究和思考。 笔者发现学术界关于福柯德研究学者很多,在研究内容和范围上开掘了福柯与政治学福柯与教育福柯与宗教等多个研究主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致力于权力知识等方面,对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的研究却十分少见。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国内学术界对福柯美学思想史不太重视。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研究福柯的专著至今有10余部,但其中具体研究福柯美学思想的却甚少。汪民安《福柯的界限》一书中明确分析了福柯的美学思想,他分别以牧师的权力、自我的界线和启蒙、自我的技术与快感、生活的艺术来进行理论梳理,并提及福柯生存美学中的实验自己来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尼采的要求。他指出福柯在《快感的运用》和《关注自我》的研究前提和动机是与《何为启蒙》中的问题是一致的:个体怎样溢出权力和知识的界线之外。但没有针对福柯的前、后期思想转折问题做详细解释,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对福柯没有批判

李晓林的《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一书中区分了福柯与其他美学家,并以此来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福柯的生存美学是审美主义的转变与开拓。

余虹的《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一书传承了从主体到主体化的学术观点,认为福柯前、后期思想并无变化,因此忽略了福柯思想内部的联系。在其《主体化艺术福柯的伦理谱系学与生存美学》一文中指出福柯视古代道德实践以及道德个体的自我塑造是审美的艺术,并用生存美学生存艺术来称古代伦理学,用自我的艺术来称古代道德实践中的个体的自我塑造。

赵彦芳博士论文《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中从道德目的的隐退和审美目的的上升的视角在现代性、后现代性的语境下,追究美学打破与伦理学的平衡的互动关系、演变为取代伦理学的深层逻辑,并分析了审美化生存所蒙蔽的问题。

同样,索良柱博士论文《福柯:从权力的囚徒到生存美学的解救》对福柯的生存美学作批判性分析。他基于当今的学术理论指出福柯所说的古希腊的生存美学实际上只是乌托邦幻象而已,很难为现代人反抗权力提供拯救。这在学术上有很大创新之处。

高宣扬的《福柯的生存美学》被学术界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汉语学界最优秀的研究福柯美学思想的书籍。全书用近60万字对福柯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此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用生存美学统领福柯一生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更多学者对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的关注,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依据。

方珊《福柯的生存美学》一文中用摆脱自己关注自我创造自我来分析他认为福柯德生存美学的三个阶段。即他认为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摆脱自我经过关怀到达创造自我。从而进一步说明福柯的生存美学所要思考并实践的目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把自己主体化,也只有你自己才能生产与创造自我,把自己真正艺术化为艺术[2] 除了以上提及的各种专著外,还有一部分翻译过来的外国专著。但是仅丹纳赫和韦伯合著的《理解福柯》、麦奎尔的《福科》及路易丝麦克尼的《福柯》涉及他的美学思想。此外,论文集《福柯的面孔》和《福柯的迷宫》收集了几篇相关论文,其中理查德沃林的《福柯德审美决定论》颇有学术见解。文中认为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他权力思想探索走入死胡同后的一次非理性跳跃的成果。 3、研究空白

总揽全局,对福柯生存美学的研究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论述尚少。因此,针对学界这一现状,笔者搜集了各种资料,认真分析生存美学的来源和内涵以及其现实意义,以加强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柯生存美学的进一步深刻认识。同时结合各位研究学者的观点对生存美学进行反思。综合各家之所见,提出现实意义。更加深入了解福柯的一些观点对于我们当代知识起到了指导作用。比如如何区分福柯的生存美学与尼采的酒神精神,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因此而学会批判与创新,即在批判中继承着,在继承中创新着。 注释:

[1]高宣扬.序言.福柯德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2]方珊.福柯的生存美学[J]美与时代,201101. 参考文献:

[1]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李晓林.福柯的生存美学”[J]文史哲.2003年第5.

[4]索良柱.福柯:从权力的囚徒到生存美学的解救[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5]汪民安.福柯的界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一海德格尔一福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f8d83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